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據(jù)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45.8%的人感覺高中以前偶爾能玩得比較開心,多數(shù)情況下提心吊膽玩不好,19.9%的人感覺沒時間玩,52.2%的人由于小時候不能玩,上大學或者長大后出現(xiàn)了“反彈”,開始大玩特玩。
2008年3月初,北京某重點大學大一學生周超在寒假結(jié)束返回校園時,最大的感受就是“翻身得解放!”新生的青澀褪去,也逐漸適應了大學生活的節(jié)奏。他開始體驗和高中完全不同的生活。
從大一第二學期開始,他不光加入了足球隊、籃球隊,對魔獸、征途、CS等網(wǎng)絡(luò)游戲也樣樣著迷。每天平均有四五個小時在打游戲,有時候整天憋在宿舍里玩游戲或聊天,餓了吃片面包或者叫個外賣。
“反正天高皇帝遠,父母老師都看不見。再說我已經(jīng)完成了他們布置的任務,考上了重點大學,也該好好犒勞自己一下了。”周超有些報復似的說。
近日,被評為“最牛憤青教授”的浙江大學教授鄭強在一次演講時說到,中國學生上大學后沉溺網(wǎng)絡(luò),盲目戀愛,是因為小時候沒機會玩造成的。
專家 游戲其實不是玩
大學生周超說自己現(xiàn)在如此愛玩,是因為小時候被壓迫得太厲害造成的。他上小學時就迷上了足球,每次他想出去踢球,都得軟磨硬泡地哀求媽媽批準。媽媽大部分時間都不會通融,原因就是怕影響學習。
“我唯一的興趣,在跟他們一次次的激烈交鋒后都被扼殺了,更不要提去玩別的什么了,從小到大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他們的字典里只有‘考大學’這三個字。”周超至今說起來還有點兒憤慨。
“孩子們簡直快樂得不得了!”有一次,中國傳媒大學文藝學專業(yè)的王韶華副教授和幾個家長帶孩子去原始公園玩,他們給螞蟻找家,去喂牛,跟牛打招呼,摘花摘草,玩老鷹捉小雞等好多簡單的游戲,玩到很晚很累,都還不想回來。讓家長們沒想到的是,如此簡單的游戲,孩子們竟然可以玩得這樣開心。
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撰文《怎樣做父母》,告誡父母要讓孩子有玩游戲的時間,不要剝奪孩子玩游戲的權(quán)利。游戲是兒童的第二生命。小孩子只喜歡兩件事,一件是吃,一件是玩,玩比吃還重要。他認為,小孩可以從游戲中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這也幫助他們體驗學習的過程。如果家長重視孩子的游戲,讓他們充分游戲并予以良好的指導,提供有利的游戲環(huán)境和材料,那么不僅使快樂伴隨著幼兒的童年生活,更能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坝螒蚱鋵嵅皇峭?,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 我很想出去玩
上世紀80年代以前出生的孩子,說起彈玻璃球、捉迷藏、扔沙包、跳房子、挑冰糕棍兒這些游戲,人人都有一肚子的經(jīng)驗和美好回憶??墒?,今天的孩子還有幾個能享受到這些老游戲的快樂呢?
今年已經(jīng)6歲的博雅聽筆者說起這些游戲,羨慕得直搖頭。
“媽媽今天讓我學鋼琴,明天安排我學英語,后天又帶我去畫畫,反正一會兒也不能讓我閑著。我其實什么都不想學,我很想出去玩!”博雅撅著嘴跟媽媽做著這樣的反抗。
博雅的媽媽馮女士也很無奈,現(xiàn)在很多重點小學招生都要求有獲獎證書、考級證書,你不學能行嗎?
一項調(diào)查顯示,我國大部分4~12歲的城市兒童都過著忙碌的“上班”生活。在4~10歲的兒童中,51.6%的人上了課外學習班或是特長班,其中近三成上了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課外班。在10~12歲的兒童中,“上班”的比例達到61.9%。
家長 應明白孩子快樂最重要
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曾說過:“不要在孩子不感興趣或者還沒有能力理解的時候,讓他做任何不感興趣的事情?!边@個道理到現(xiàn)在為止,也只有一部分父母明白。
國家象棋大師謝軍曾在12歲時與媽媽進行過一次嚴肅的交談?!澳愫芟矚g下棋,對嗎?”媽媽問她。小謝軍從沒見媽媽這么嚴肅過,有點兒害怕,但依然點了點頭?!澳呛?,你要記住,既然你選擇了下棋,今后,就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任!”那一年,謝軍面臨著要么去棋隊走專業(yè)棋手的道路,要么繼續(xù)上學放棄下棋。她想上學更想去下棋,因為只要往棋盤前一坐,她就會無比暢快、興奮??梢哉f,謝軍之所以能脫穎而出,與媽媽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密不可分。
教育專家認為,家長應改變心態(tài),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讓他快樂,把孩子當做容器,一味填鴨未必能給他帶來快樂。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種規(guī)則,但是這個規(guī)則的樹立不能讓他感到痛苦。
下一篇:父母心態(tài)也會毒害寶寶心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哪句鼓勵語對孩子有激發(fā)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