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對他笑,他對你笑;你對他好,他對你好!”
所以,身為父母的你,無論面對日益長大的孩子出現了多少令你不甚滿意的問題,都應首先從自身出發,找到調整的辦法問題,都應首先從自身出發,找到調整的辦法……
有時,家長對教育小孩的問題很迷惑:平時沒少對孩子進行說理和教訓,可孩子還是我行我素,不聽家長的話,做一些令家長傷腦筋的事。其實,小孩子的好品質是在受感染、被熏陶中潛移默化形成的,而不是靠枯燥、粗暴的說教訓斥培養的。
殊不知,其實,父母就是一面時刻立在孩子眼前的鏡子,孩子們常常是通過“照鏡子”的方式,在不知不覺中“修改”自己的言行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要給孩子做好表率,這樣孩子才能跟在父母后面學習他們的優點,擯除自己身上的缺點。
美德傳承,潤物細無聲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有這樣一則公益廣告:第一個鏡頭,是一位年輕的媽媽給年邁的婆婆端來洗腳水,為婆婆洗腳。跳過鏡頭,則是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端著一盆水,很費力、卻很開心地朝自己年輕的媽媽走去。然后是從幕后傳來的話外音:中華美德,代代相傳。廣告中的媽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孩子:該怎樣對待父母,該如何尊敬老人;孩子也就立即從媽媽的行動中,學到了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家庭教育的好壞,就如這春雨一般,都是“潤物細無聲”的。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就應該特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身良好的行為去引導孩子,就能更多體會到這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了。
照鏡子,審視自身不足
有時,作為成熟的成年人,在社會游戲的浸染中,你已經忘記了生命原本應當遵循的那些美好品質,那請記住:孩子是父母的翻版,我們多留些時間陪陪自己的孩子,就能夠從孩子的行為中,檢查出自己言行的正確與否。
韓媽媽發現孩子這幾天總是有點不耐煩,玩魔方玩到一半,還沒幾分鐘就把魔方丟了,看書時也是一樣。韓媽媽就問孩子怎么了,孩子說我學你啊!原來,韓媽媽在寫作時碰到不順的地方,就很不高興的把稿子弄成團,丟到垃圾桶。這個動作被孩子看見了,就跟著媽媽學了。
韓媽媽趕緊跟孩子說“對不起”,并不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不順的神情了,果然過了幾天,孩子不耐煩的舉動也不見了。
為純潔的心,涂上最美的色
孩子的心靈是張白紙,要靠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涂上顏色。家長作為他們人生中第一個老師,其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深遠。家長想使孩子成為怎樣的一個人,自己就得先成為那樣的人,至少,應當向那個目標努力!
安蘭蘭的爸媽都是大學老師,都很喜歡看書,閑下來的時候兩人就拿著書坐在院子里靜靜地閱讀。安蘭蘭從小在這種氛圍下長大,受爸媽的影響,她愛看書,愛上了學習。
生命真的非常奇妙!辨證地去看待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你會發覺:其實對孩子要求寬松的父母,自有其要求寬松的好處。人們常常說:父母太能干,兒女就無能,你事事都替他想好了,還有什么空間讓他自己去用心體驗、去大動腦筋的呢?父母在嚴格要求子女的時候,也就是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感染和熏陶著孩子。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就要首先一行、一舉一動,都在無形中感染和熏陶著孩子。讓孩子做到的,自己就要首先做到。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因為孩子總在“照鏡子”,那父母該拿些什么教育孩子呢?應該是較高的文化水平、道德水準、良好的思想品質等等,那些積極向上、健康美好的東西吧。否則,“鏡子”上的那些污垢,也會讓孩子在將來的人生道路上夠受的!
用你的言傳身教擦亮那一面面立在孩子眼前的“鏡子”吧,不要讓它們蒙上污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