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老百姓說的暈車在醫學上是暈動病中的一種,是因機體暴露于運動環境中, 受不適宜的運動環境刺激而引起的頭暈、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出冷汗、面色蒼白等前庭和自主神經反應為主的癥候群,其因運動環境的不同而分為暈車病、暈船病、暈機病等。為什么倒著坐容易暈車呢?
三維空間與四種感覺有關
人的三維空間定向建立在四種感覺輸入基礎上。一是感受重力和直線加速度的耳石信息,二是感受角加速度的半規管信息,三是視覺信息,四是本體感受信息。在靜止環境中和在地面自然運動環境中, 四種感覺器官存在協同作用, 即身體所處的狀態向大腦傳遞一致的信息。但當身體處于某些運動環境中, 它們傳入中樞的信息有某些是畸變的空間定向信息, 與原有的模式不同, 各感覺器官傳入的信息因矛盾而發生沖突, 致使協同作用受破壞, 引起機體平衡系統功能紊亂而發生暈動病。例如人坐車時,視覺傳入的是運動的信息, 但前庭傳入的是靜止的信息, 視覺與前庭感覺沖突而發生暈車病。這種沖突可發生在上述四種感受器所感知的定向信息之間。
當人在地面上行走、跑步或跳躍時, 由于這些運動產生的角加速度或直線加速度均在人體生理閾限內, 因此不會發生運動病。當乘汽車時,人處于快速運動環境中, 車有時產生的加速度超過人體生理閾限, 當達到一定的時間積累時, 就可發生暈車病。另外,視覺、前庭、本體感覺系統的輸入信息與中樞儲存的經驗信息不匹配時也易發生暈車。在中樞系統內有某種形式的儲存記憶, 同時對上述三個系統輸入的信息進行對照比較。在地面自然運動環境中, 從各感受器中來的輸入信息與儲存的期望信息一致, 則反應正常。但如在新的或不熟悉的運動環境中,輸入信息與期望信息不一致,即不匹配,就會引起暈車病。同時這種不匹配還可改變儲存的信息, 成為一種新的信息聯合。宇航員在進入宇宙空間初期, 宇宙運動病發病率高達40%~70%, 這是由于進入宇宙后,人所感受到的信息與儲存的信息不匹配, 經數天適應后就能建立新的信息聯合。但當他們經過長期航天飛行環境回到地面環境時, 由于過去在地面環境中建立的儲存信息在宇宙航行環境中已重新編排, 變為一種新的儲存信息, 與回到地面環境所感受的信息不匹配,所以就會再次出現運動病。
“現實”與“期望值”不一致就會暈車
知道了發生暈車病的原因,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倒著坐車更易暈車了。人在坐車時注視的方向與車行駛的方向一致,座位對背部及頸部、臀、腿的擠壓產生本體感覺,視覺的感受是景物從小到大紛紛向后退去,來自于平衡器官的感受是存在直線加速度,這些運動感覺傳遞給中樞,并通過長時間的積累,形成了經驗和預期,儲存在我們的中樞神經內。
正向坐車時,我們從感受器得來的信息與儲存的信息相匹配,當然不會暈車。而當我們反向坐車時,人的本體感覺信息、前庭加速度以及獲取的視覺信息,與人之前存儲在中樞系統中形成的模板發生沖突,即“輸入”的信息與“期望”信息不一致,就可能暈車。至于為什么某些人容易暈車,而另一些人不易暈車,這可能與個體對暈車病的易感性有關。(田 琨整理)
航空總醫院耳鼻喉科 劉春青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