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伊伊剛過完5歲生日不久,一天在家里學青蛙跳,一不小心從沙發上栽了下來,臉頰磕在茶幾轉角處,血流不止,后被送進醫院救治,但是臉上留下了一道傷疤,過了半年還依稀可見。這件事給當時在家的外公、外婆和妻子造成了很深的心理陰影。為此,妻子禁止伊伊從事很多運動,包括伊伊最心愛的輪滑。她還特意去了一趟幼兒園,拜托老師提醒伊伊不要玩可能存在危險的游戲。我理解妻子做媽媽的心態,但是我反對她的做法。我專門找了一個時間,和妻子逐一分析她所列的各種“危險運動”,結果令妻子沮喪,因為即使伊伊真的能夠不玩她所禁止的那些運動,但是其他各種不安全因素仍舊會伴隨在她的左右,也就是說禁止“危險運動”并不能保證伊伊安全成長,反而會讓孩子疏于運動,影響身體發育。
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運動是非常關鍵的,他們在運動的過程中,一邊摸爬滾打一邊學習,不斷讓自己得到學習和適應。如果兒時缺少體育鍛煉,有可能會抑制大腦發展,造成學習障礙。
過去,人們把思考和學習當作腦力活動,與身體其他部分關系不大,但是研究表明,身體和智力的聯系十分緊密。運動不僅能保持孩子身體健康,還能促進大腦發育,就拿伊伊最喜歡的輪滑來說吧,這對發展孩子的手眼腳的協調能力大有幫助,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學習寫字。現在有很多家長,從孩子開始學習走路,就恨不得眼睛釘在孩子的身上,用充滿愛意的目光為孩子營造一個所謂安全的罩子。一旦孩子活動范圍超出這個罩子,家長就如臨大敵。每次我陪伴女兒玩耍的時候,“寶寶,那里不能去,要摔跤的”“寶寶,那個不能碰,會弄疼你的”……諸如此類的話不絕于耳。更有夸張的家長,竟然抱著孩子玩兒童滑梯;或者畫地為牢,警告孩子只可以在圈內玩耍。
而家長的心態,又往往會決定學校和老師的心態,據我所知,上海就不止一家幼兒園,開始盡量減少孩子們的戶外活動,甚至課間也不允許孩子離開教室到操場玩耍,只能保持安靜,乖乖地待在教室里玩耍。因為一旦出現意外,幼兒園和家長之間就有打不完的官司。
妻子的好朋友帶著孩子從日本回來,到我家小住。她的女兒與伊伊同齡,但是運動能力及身體協調能力都明顯強于伊伊。她介紹說,在日本,從幼兒園到大學,都很重視體育課,常開展各種運動會,既培養了孩子頑強的拼搏作風,又增強了國民體質。
伊伊是兩歲多開始學習輪滑的。起初,我們也打算像有的家長那樣給她報個專門的培訓班。但是我認為既然配備了全套的安全護具,不妨讓孩子自己先試試。我不會輪滑,自然沒有什么方法和技巧可以傳授給她,只能陪在她身邊,任由她自己瞎玩。所有的孩子都對玩耍感興趣,即使不停地跌倒,伊伊也會自得其樂。有時候她會停下來,認真地想想怎么才能不摔跤、怎么才可以停下來、怎么才能轉身。沒有多長時間,伊伊就自己在摸爬滾打中學會了輪滑。這讓旁人大為吃驚,紛紛贊嘆,怎么這么小的孩子就自己學會輪滑了。我把自己的經驗告訴一些家長,說其實很簡單,只要給孩子做好保護措施,就隨他們自由滑行,可以先在草地上練習走路,然后再轉戰水泥地面,讓他們多嘗試、多摔跤、多犯錯,最終他們一定會自己摸索出正確的方法,找到最佳姿勢來控制輪滑。但是大部分家長聽聽就算了,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畢竟不符合他們安全育兒的理念。伊伊后來又完全靠自己學會了騎兒童自行車、玩扭扭車、玩滑板車等。每天出去玩,至少帶其中一套玩具。通過幾年的觀察,我們發現伊伊跟很多同齡孩子相比,跑得比較快,耐力比較好;運動的時候知道怎么保護自己,很少摔到關鍵部位;另外因為摔跤次數很多,所以有點皮糙肉厚,一般摔了也沒事。而和她同班的一位小朋友,只是因為從臺階上蹦下來,就腳踝骨裂了。聽老師講,現在這種“玻璃人”孩子越來越多,他們身體素質不好,夏天不能吹空調,吹了就容易感冒,胃口也不佳,睡眠還不好,在學習和與人交往上,他們都明顯表現出來膽怯、不自信,甚至有的孩子直到大班,也難以做好拍皮球數數,讓人對他們未來能否適應小學生活感到擔憂。
有朋友好奇地問我:“你難道不在乎孩子的安全嗎?不擔心她受傷嗎?”我當然在乎!但是在我看來,在不危及孩子生命安全或給孩子帶來嚴重傷害的情況下,與其過度保護孩子,不如給孩子在適當的范圍提供大量機會反復練習與自由嬉戲,讓孩子學習應對策略和堅持;讓孩子看到行動前思考的重要性,并通過自我思考獲取一些避免危險的方法。這才是我們做家長更應該盡到的責任。
下一篇:韓國人一生做19次心理體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自己,從即刻開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