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透過這些孩子的成長經歷,他們的“幼稚”形成都與“只看成績”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關。
一個上初三的男孩,不小心弄砸了心愛的玩具,結果就抑郁了。福州八中心理教研室的謝維興老師認為,這是男孩思想幼稚、不能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上周,有不少家長撥打“青蘋果熱線”(0591-87095588)求助,傾訴自己的孩子出現了類似的狀況:有的孩子已經上高中了,還要求老師和家長每天不停地表揚自己,否則就無法繼續學業;有的孩子即將面臨高考,仍癡迷兒童玩具,每天都要先玩上一兩個小時才能開始復習功課;有的孩子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但終日沉迷在《魔獸世界》中,無心學業也不想工作……
透過這些孩子的成長經歷,他們的“幼稚”形成都與“只看成績”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關。
求求你表揚我吧
《求求你表揚我》是一部影片,講的一位打工仔因為父親當了一輩子勞模,心里特別期待自己能受一次表揚的故事。最近,類似的情節也發生在我們身邊,一位高中生每天都期待得到老師或家長的表揚,不然他就無法繼續學習;同樣的,他也無法接受別人指出的哪怕只是他的一點小錯誤,否則就拒絕上學,把自己關在屋里,誰也不見。
母親說,只要一遇到考試,孩子的狀況就特別不好、特別焦慮,把學習成績看得很重但又經常考得不盡如人意,尤其在成績要公布的前幾天,孩子就會在屋里走來走去,對家長說:“你們表揚表揚我吧,給我一點鼓勵,不然我會覺得很難受,心里像冰一樣冷!”母親說,孩子變成今天這樣其實是有隱情的。初中的時候,孩子在一所不錯的學校念書,理科成績十分突出,但語文一直不太好,面臨中考,語文老師曾經幾次在班上批評孩子拖后腿,說了將來勢必影響總分、難以考上重點高中之類的話;后來孩子又聽到有同學在背后竊竊私語,說什么他與理科老師關系曖昧,所以才特別受理科老師重視之類的話,孩子知道后大受打擊,堅決要求轉到其他中學,因為他覺得在原來的環境里,受到老師批評、同學嘲笑,十分壓抑,無法再繼續學習。
母親說,當時即將面臨中考,只想趕快幫孩子找一個能夠安心學習的新環境,所以就同意了,如今回想起來十分后悔這種做法,因為孩子的“心結”沒有打開,即使考上重點高中,這種心理的障礙只會愈來愈嚴重。后來母親也帶孩子咨詢過不少心理專家,但始終沒有好的進展。看著孩子一天天在焦灼不安中度日,父母也有苦難言。
喜歡裝扮娃娃的高中生
朵朵是一名即將面臨高考的學生,仍然癡迷于各式各樣的玩具娃娃,朵朵收藏了幾十款形態各異的芭比娃娃,其中大多是父母出差時她要求的禮物,也有的是從網上購來的。現在,朵朵的臥室、客廳的壁柜,書房的書櫥里,擺滿了不同裝扮的芭比娃娃……每天,朵朵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她的收藏品全部搬出來賞玩一遍,然后才能開始一天的溫書復習,平時還經常在網上搜羅芭比娃娃的服飾,給自己的收藏品換裝,整天忙得不亦樂乎。
朵朵的成績不算太好,在重點高中里屬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老師說努力一把還有希望,否則就前途叵測了。朵朵的母親說,孩子挺聰明,可就是在學習上不用功,而且從小就比較叛逆、難以管教,對父母的抵觸情緒很嚴重,還特別敏感,一旦家長開口說到學習的事,朵朵就會大聲嚷嚷:“煩死了!”但是不說吧,她又照樣我行我素地擺弄她的玩具。
看到朵朵喜歡給玩具娃娃換裝,父母也和她溝通將來是否報考藝術類的服裝設計專業,因為藝術類的文考分數要求相對比較低,但提議立刻被朵朵拒絕,朵朵說,我只是喜歡裝扮芭比娃娃,可不代表我就喜歡時裝設計專業啊,你們不要干涉我的志愿。面對朵朵的固執與堅持,父母也無濟于事。正如朵朵媽媽所說的那樣,每天總不能都在與孩子的爭吵聲中度日吧!
他說,游戲練級是人生最有意義的事
杰前年考上大學了,父母終于松了一口氣,覺得含辛茹苦的養育終于盼到了回報的那一天。誰知今年寒假快要結束的時候,家里收到了學校的退學通知書,寶貝兒子累計掛科達到9門。父母大驚失色,才知道杰早就沉迷網絡游戲,本學期連期末考試都沒有參加。
杰沉迷網絡游戲并非沒有預兆,杰的父親對此后悔不迭。兒子在初二的時候就迷上了玩游戲機,曾經一個學期被老師沒收了三臺,初三時在老師和家長的嚴加看管下,杰暫時收心在學習上努力了一把,中考上了本市一所重點高中,父母一高興就以獎勵為名給兒子買了電腦,初中畢業的那個暑假,兒子玩游戲玩得昏天黑地,但家長覺得孩子念書也挺辛苦的,暑假就讓他玩一玩放松放松,所以也沒有過問太多。上高中以后,杰漸漸地結識了一幫網友,開始嫌家里的電腦配置太低、網速太慢,就時常往網吧跑,由于高中離家比較遠,中午都在學校寄午膳,杰就把中午吃飯的錢全部省下來泡網吧了,一段時間后家長發現兒子消瘦了許多,還以為是學習太辛苦累的。直到高三上學期,老師通知家長到學校才知道,逃學曠課已經成兒子的家常便飯了。臨近高考,杰的父母又使出渾身解數,陪著看著兒子,好不容易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全家人都松了一口氣,父母以為杰上了大學該懂事點了,又放松了警惕,誰知兩年過去了,竟落下這么一個被退學的結果。
杰的父親說,兒子挺聰明的,可就是陷在游戲里無法自拔,以前玩游戲時看到父母還會有所顧忌,現在已經完全不在乎家人的感受了。父親也曾想過干脆讓杰退學去打工,讓他嘗嘗生活的艱辛,但這個提議也遭到杰的拒絕,理由是他現在還不想工作,游戲練級才是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事。日子一天天過去,父母對杰一籌莫展,只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在游戲中消磨光陰。
我們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發現,孩子從小到大,只有學習成績是最受關注的,在孩子的心目中,考上大學就算是對父母交差,完成任務了;而每位父母都說自己關心孩子,其實關心的還是分數,似乎只要孩子學習好了,能夠考重點上大學,別的東西通通都可以忽略,至于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孝心、責任感等等良好的品質,已全部被應試教育沖毀了。知名教育專家孫云曉認為,3~12歲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最重要的時期,錯過了教育的最佳階段,等到孩子成年之后,又該如何來扭轉乾坤呢?
下一篇:“iPad一代”需“手腦兼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過早接觸電腦影響智力發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