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學校努力為孩子提供多種評價方式,這對解決“唯分論”有多大幫助呢?馮凝告訴記者,“學校的努力是一方面,家長的想法是另一方面,一些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很多時候會消解學校的努力。”
記者在幾個小學隨機找到十名學生進行座談,十名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成績各不相同,當被問到“是否在期末考試后感受到父母的壓力”時,近半數同學舉起了手。
補課副作用:親子關系緊張
五年級女生彤彤告訴記者,有一次期末考試,數學只考了83分,同齡的鄰家女孩玲玲卻考了99.5分,媽媽看到這種“差距”非常生氣,利用假期給自己報了兩個數學補課班,一個小班,一個大班。“整天去上數學課,都消化不良了,那段時間我和媽媽的關系非常緊張,我經常一個人把自己悶在屋子里,有一次,我讓媽媽陪我去聽課,結果她聽了10分鐘就睡著了,我氣得問她,你都不愛聽,憑什么讓我整天補課?”
和彤彤的情況差不多,四年級男生壯壯也感受到了來自鄰居的壓力,壯壯的鄰居樂樂和他同歲,每次考試各科都接近滿分,而壯壯卻只有70多分,為了縮小和樂樂的差距,每個假期,壯壯早早就被父母送到少年宮的托管班,語文、英語、數學、硬筆書法……一路惡補,壯壯被壓得喘不過來氣,“媽媽告訴我,你必須考過樂樂,但是我就是考不過他?!闭f到這,壯壯語氣變得低落,“我每次看見樂樂,都不愛和他說話,有一次,實在憋不住,我拽住他說,你下回能不能把你滿分的卷紙藏起來,別在我媽媽面前顯擺了行嗎?”
100分的孩子也苦惱
幾乎每一次期末考試過后,都會帶來一陣補課狂潮,對于成績暫時落后的孩子來說,別的孩子可以出去玩,自己卻要悶在屋子里學習,這無疑是一場“災難”。彤彤告訴記者,每次補課,她都會在補課班看到不少同病相憐的小朋友,多數都是成績不好而被父母“發配”過來的,讓彤彤意外的是,她還能在補課班看見一些期末考試得滿分的同學,“那些孩子的父母認為,考了100分應該再接再厲,把效果鞏固下去。”
六年級學生鄧明洲是學校小記者團的“首席記者”,他的看法更具理性,“我們不能單純責備父母,現在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是這樣,很多時候父母也不想補課,但別人家孩子補課,也就跟風補了?!痹趯W校里,鄧明洲的成績屬于中流,每次考試,他也有一個鄰居總比自己的成績好,“考不過別人,我并不特別失落,我父母對我的要求也不是特別苛刻,如果遭遇被比較的問題,我建議大家用自己的長處去和對方的短處比,比如說,我就會問,你見過省長嗎?你是小記者嗎?你采訪過記者嗎?你被記者采訪過嗎?”
心理咨詢師孫波告訴記者,家長給孩子施加壓力,往往是自己遭遇現實壓力的一種投射,盲目攀比只會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產生逆反心理,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用來攀比的工具,久而久之,最終導致喪失學習興趣。
下一篇:差生測智商,到底誰有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網上曬孩子照片可行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