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相同的情境,元情緒不一定相同
我曾經面向很多教師做過情緒管理訓練。其中有位小學老師講到,對于孩子們喧嘩和打鬧,他是可以容忍的,畢竟那是孩子們的天性,但如果有誰在課堂中嚼口香糖,那他就會不客氣了,會立刻教訓學生一通,并罰站。
“當你看到學生在嚼口香糖時,心里是什么感覺?”這位老師說,孩子的這種舉動會讓他覺得學生沒把他放在眼里,甚至是在取笑自己。
“那過去有沒有什么事,讓你心里產生過類似的感覺呢?”
“哦,有過。那是我小時候發生的事。有一次,我正嚼著口香糖,爸爸突然問我什么事情,我就邊嚼口香糖邊回答爸爸的問題。沒想到爸爸一巴掌打過來,很痛。爸爸當時很生氣,罵我沒大沒小在大人面前嚼口香糖,樣子很兇。從那以后,不管是誰給我口香糖,我都很排斥,絕不會嚼口香糖。”
說到這里,這位老師似乎突然領悟到了什么,驚叫道:“哎呀,這么一說,好像并不是因為那些嚼口香糖的孩子們有多不禮貌,我才會這么大發雷霆,都是因為我自己內心的元情緒,才會讓我看那些孩子時,感覺他們很無禮。”就這樣,他自然地意識到潛藏于內心的元情緒。
為了進一步了解人們對于嚼口香糖的情緒反應,我又問了一起聽課的其他幾位老師。
“如果學生在嚼口香糖,老師看到后是什么感覺?”
答案卻五花八門。
“沒什么感覺。”
“只要不發出聲音,那就沒什么。”
“吹口香糖給人感覺就像是玩鬧一樣,讓人討厭。”
“口香糖?我會和別人比賽誰吹得大。”
“只要不是上課時間,那就無所謂。”
“吃過中午飯,我會給每兩個同學分發一個口香糖,讓他們分成兩半嚼,我希望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分享的好習慣。”
看到一個小小的口香糖竟然可以融入這么多樣的情緒,老師們似乎也覺得很神奇,像發現了新大陸般興奮和熱鬧。
除了上述負面情境中產生的負面元情緒,還有正面的元情緒。
有個爸爸看到兒子歪歪扭扭寫字的樣子,臉上像開了花似的,綻放出幸福的笑容。于是我問這位爸爸,過去是否有過與此相似的經歷。爸爸說,小時候他是由奶奶一手帶大的,奶奶為他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奶奶雖然目不識丁,但看到孫子像模像樣寫字的樣子,就覺得既滿足又自豪,常常會夸贊道:“我的孫子真是了不起!太棒了!”
下一篇:"孩子優先"應成全民理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測一測寶寶有沒有特殊才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