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摘自金韻蓉《愛讓成長不煩惱》
回頭說到信任,我想這也是青少年和父母之間的一個大問題。
包括我自己在內(nèi),我們出于因關心而產(chǎn)生的焦慮和擔心孩子的未來,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把事情往壞處想。從小學甚至幼兒園時期開始,只要孩子參加學校的郊游,我們就在家控制不住地想象著一些可能會發(fā)生的可怕情況,直到孩子安全地回家,才放下一顆懸著的心;上了初中,孩子從學校回來,只要表情有一點點的疲倦或不高興,我們馬上就問,是不是挨老師罵了或考試沒考好;如果上中學的孩子關了房門,獨自一個人留在房間里太久,我們就疑神疑鬼地擔心他是不是在偷偷地上網(wǎng),或和同學沒完沒了地打手機聊天。面對孩子,我們好像總是先假設一些負面的情況,然后再讓孩子證明我們是錯誤的。
我知道自己也有這個問題,是在一次和兒子的交談中。我的侄子是個從事攝影和平面設計的藝術工作者,在倫敦的藝術界和時尚界工作。出于對藝術家放蕩不羈的刻板印象,我們都很擔心一直很老實乖巧的侄子,會在工作中被朋友影響而沾染上一些壞習慣。因此每次兒子從英國回北京后,只要談及他的表哥,我的第一句問話,總是:“他沒有沾染上什么壞習慣,
例如毒品吧?!”
頭幾次,兒子會很有耐心地回答讓我放心,可是有一次他又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卻用很嚴肅甚至帶著些慍怒的口吻對我說:“你知不知道你們這樣非常不公平,每次都先假設表哥會學壞或做錯事,你們?yōu)槭裁床粏枂査罱心男┖馨舻淖髌坊蛉チ四男┯腥さ牡胤剑繛槭裁炊家燃僭O一些負面的事?為什么不能信任我們也有判斷的能力?”
他的這一番生氣的詰問,對我這個一直自詡為青少年教育專家的人,無異于當頭棒喝。我看見了自己錯誤的思維方向,看見了自己不去放松地享受孩子成長的快樂,卻用消極的擔心來否定他們的成熟,并因此制造了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我除了當時立刻向兒子道歉,并承認自己確實存在著信任上的問題之外,從那天開始,我就很謹慎地留意自己不再對年輕人犯同樣的錯誤。我知道要改變這個愛操心、深恐他們不懂得照顧自己、總往壞處想的習慣是個很困難的過程,但也很清楚地知道,除了改變自己,別無他法。
現(xiàn)在,讓我們再來看看那兩位擁有生命智慧的航海老手的故事。他們除了不跳上中型船只的駕駛艙越俎代庖地替新手駕船,以及不懷疑新手的掌舵能力之外,也深諳和新手的相處之
道,那就是他們不會在船經(jīng)過有風浪的海域時,還添亂地在一旁搖晃那已然不太平穩(wěn)的船身。
“不要因無關緊要的事而添亂和搖船”,是我常和青少年父母所說的,也是我告誡自己的話。我常聽見青少年憤怒地喊:“我媽真的快要把我逼瘋了,她連我上學時戴個耳環(huán)都要管!”“我牛仔褲穿得低一點兒又怎么了?!今天我媽死活不讓我出門,就因為她覺得我的褲子穿在胯上面而不是腰上!”“你相不相信我爸把我的那個包給扔了!他說上面畫得亂七八糟,像個不良少年!”“我爸媽真的是太夸張了,一點兒屁事都能被他們說得那么嚴重,我真是無語,懶得再和他們說話了!”“說什么?有什么好說的,說了他們也不聽,就算聽了也聽不懂,算了!”
這些喊叫,我們聽著是不是挺耳熟的,好像每個家庭的客廳里都多少會傳出這樣的聲音?沒錯,這些被專家們描述為“代溝”的爭執(zhí),看似無可避免,其實深究起來,有好些時候是完全可以通過理性的考慮而避免的。
下一篇:《愛讓成長不煩惱》自序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兩種育兒法的比較驗證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