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為期近兩月的暑假結束了,看著重新走進教室的孩子,家長、老師、專家,都一再發出警告:該收收心了!要好好讀書!要防止開學綜合癥!
給孩子“收心”的辦法,也是各有高招,有的搞軍訓,有的壓擔子,有的家長甚至不惜打板子。好像不如此,學生們的玩心就不可收拾,就會一心想“鴻鵠”、思“弓繳”,就會一直地鬧將下去似的。其實,許多孩子的假期,過得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輕松自在,他們幾乎將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各式各樣的補課和學習中?! }記
早在今年暑假開始前,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就已經發出“禁補令”,要求把時間還給學生,使中小學生度過一個健康、安全、文明、愉快和有意義的暑假。但是假期補課仍然久禁難止。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年假期的補課從校內搬到了校外,從教室搬進了培訓班。一些名校教師更是加入了培訓機構的行列。長沙市一名學生家長透露:“今年暑假有些培訓班都快擠爆了,一個班有七八十個學生,都是沖著名校老師去的?!睂τ谑罴傺a課,學生們有苦難訴,只得硬著頭皮去,把暑假戲稱為“第三學期”。
“第三學期”累慘了孩子們
7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筆者走訪湖南創新培訓中心。離上課還有10分鐘,每個教室都已經坐滿了小朋友,走廊上還有正在急急忙忙往教室里跑的小朋友。家長們穿梭在各個教室間,那熱鬧場面儼然一番開學的盛況。據了解,這些孩子大都是小學一年級的小學生,來這里主要是補習作文和數學,為開學后的新課程提前打基礎。
筆者留心觀察發現,有一個教室,里面并沒有老師,但是孩子們個個脖子伸得長長的,眼睛直直的盯著黑板,認真的抄寫著什么。筆者走進去一看,原來是作文班的學生們在抄寫老師提前寫在黑板上的好詞好句。剛進教室的一個小女孩有些著急了,一面把手里的面包囫圇地往嘴里塞,一面去掏書包里的文具,一臉的嚴肅。“下次再遲到,就站到外面去!”隔壁班傳來一位老師帶著怒火的訓斥聲,筆者走近一聽,教室里一片寂靜。在如此嚴肅的氣氛中,不知孩子們是怎樣體會假期的輕松與快樂的?孩子們像一根根繃得很緊的弦,絲毫不敢放松,每天不僅要早起上學,還要擔心堵車后遲到會遭老師嚴厲訓斥,更要完成沒完沒了的作業,這樣的暑假能不累嗎?
在湖南湘恒培訓中心,筆者看到的情形比之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同的是來這補習的大都是初中生,以語、數、外、物理等科目為主。兩層樓一共十來間教室,每個教室都擠得滿滿的,有的班竟然一個班有70多個學生,最前面的桌子都與老師的講臺平行了,課桌密密麻麻的排列著,課桌之間的間距很窄,坐在位置上的學生連轉個身都不容易。
筆者在8月中旬曾對某個培訓班的學生做了個抽樣調查。其中約80%的同學認為他們的暑假過得很累,15%的同學認為只是有點累,5%的同學說沒什么感覺。此外,筆者還了解到暑假同學們做作業與玩的時間的分配比例大致達到了2:1,甚至有些同學當場抱怨道:“作業太多了,根本沒有時間玩!”當筆者詢問同學們感到累的原因時,同學們紛紛表露心聲:“報了4個班,不累才怪!上午上兩門,下午上兩門,晚上還要做學校布置的暑假作業和培訓班布置的作業,還有學校規定的課外閱讀,作業還沒做完,一天就完了?!薄笆前?,時間都被學習占滿了!”“我媽媽也給我報了4個班?!岸紙罅四?個班?”筆者追問道,“這還用問嗎?大家都一樣?。≌Z數外還有物理?!?/p>
原本應該是自由快樂的暑假,這些學生卻要頂著近40度的高溫在擁擠不堪的教室里聽課。這些科目都不怎么輕松,平時學一門都不怎么容易,到了暑假,4只“老虎”齊上陣,難怪孩子們要喊累了!
“暑假如果讓你們自己做主,最想干什么?”筆者又問。大部分同學竟不約而同的回答道“好好睡一覺!”
孩子們累得值嗎
暑期培訓對孩子有利嗎?孩子們的累到底值不值?帶著這個問題,筆者走訪了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謝劍紅副教授。謝劍紅明確表示她極力反對送孩子上暑期培訓班。她認為這對孩子的身心成長很不好。孩子在經過了一學期的緊張學習之后,本身在身心上已經很疲憊了。暑假正是給孩子減輕負擔,放松心情的好時機。孩子們的壓力得到了釋放,身心愉悅,才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投入新學期,更加健康的成長。
同樣持反對意見的還有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的心理學專家陳虎強副教授。陳副教授堅決反對孩子參加暑期培訓,原因有三:一是從孩子的心理上來說,孩子們天性愛玩,渴望一種輕松自在的環境。暑假應該讓孩子盡情的玩,從而釋放他們在以往的學習中積累下來的壓力。而暑期補課或培訓,卻恰恰相反,給孩子增加了過多的壓力,一旦壓力過大,又不能得到及時的釋放,就會演變成焦慮癥,不但不能促進孩子的學習,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二是現在社會上的培訓班大都是統一的模式化教育,這不僅禁錮了孩子的思維,還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不利于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更不利于孩子創新思維的形成;三是培訓班多以贏利為目的,為了達到宣傳自己的效果,他們眼里只有成績,不惜給孩子布置大量的作業,給孩子帶來了身心上的疲憊。
專家指出,送孩子去上暑期培訓,本來是家長們出于對孩子前程的擔憂、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應對以后的學習而做出的決定,孰不知家長的一片苦心,換來的卻是重壓之下孩子的疲憊不堪。這種“揠苗助長”的方法會適得其反。
家長——孩子壓力的直接加碼者
放暑假后,孩子們的“根據地”由學校轉到家庭。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家庭教育成了重頭戲,家長的觀點和教育理念都會直接影響孩子。孩子過一個什么樣的假期,很大程度上是父母說了算。
在創新培訓中心一間休息室里,筆者通過與家長們交談了解到,有的家長因為工作原因,沒時間陪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到培訓中心。有的家長認為假期應該用來給孩子補短,暑假時間充裕,正好可以利用起來,把孩子的弱科補上去。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一心貪玩,不送去培訓班,他們會把大把的時間白白浪費在玩上面,一個暑假什么也學不到。對于孩子累不累的問題,家長們并沒有太在意。“只看看書寫寫作業,孩子怎么會累呢?我覺得這樣很好,孩子一點也不會累。”一位女家長如是回答道。
筆者還了解到,有些家長盡管沒有將孩子送去補習班,但給孩子的壓力并不比送去培訓稍輕。這些孩子被“摁”在家里學習。在校學習好的,家長希望他好上加好,學習不太好的,則天天揭短似地將孩子的成績掛在嘴上,讓孩子苦不堪言。某實驗中學有一名初一學生,成績中上,家長對此很不滿意,“這樣的成績,離四大名校的最低投檔線都還差得遠呢!”她的父母幾乎天天把這就話掛在嘴邊。無論是一起吃飯,聊天,甚至逛街,家長都在不停的暗示她必須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抓緊時間學習。筆者與這個學生交談時,她說她發現自己開始厭惡起父母來,“跟他們在一起我感到很壓抑,他們的眼里只有成績,根本不關心我。”
結束語
暑期補課屢禁不止,暑假孩子累不堪言。中國的教育制度有責任嗎?
一位全國政協委員曾在兩會期間遞交過一份關于教育改革的提案,其中不乏對我國統考制度合理性的強烈質疑。他認為統考制度包括初考制度、中考制度、高考制度、大學英語定級考試制度、職稱英語考試制度、公務員考試制度等,這些制度成為束縛中國學子學習的枷鎖,也是誤導中國人學習的重要因素。在這些制度的約束和誤導下,每一個中國人從6歲開始便失去了學習的自由、選擇的自由和人生發展的自由,每一個中國人都只是為了讀書而讀書,人們只會學習課本和考試。一些像暑期補課、高考舞弊等不合理的社會現象的出現證明中國的教育制度從某種程度上已經出現了問題。
今年的暑假已然結束,輕松也罷,苦累也罷,都不可再追,唯愿孩子們以后的暑假能過得輕松愉快些!
下一篇:劉亓:活潑可愛的小天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需要“補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