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這不,浩浩媽媽來電說:孩子學校最近開始報名參加美國夏令營了,時間15天,費用3萬元,會帶孩子們去紐約、華盛頓等好幾個城市觀光,還會讓孩子們參觀哈佛大學,深入當地學校和家庭。不消說,這是對孩子們很有吸引力,家長也想讓孩子出去多走走,長長見識,但對大多數家庭來說,3萬元可不算小數目。
于是,浩浩媽媽開始猶豫,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參加這類高價出國夏令營?孩子出去一趟到底能有多少實質收獲?多大孩子才適合參加這種夏令營?
多次參加過的學生說:還是很長見識的
講述人:郭佳音(19歲,多次游學)
參加這種夏令營還是很增長見識的。盡管和旅游相差不太多,但主要看你是不是有心了。我自己收獲就很大,一是看到一些喜歡的令人驚嘆的東西,二是認識了一些外國朋友,三是去英國的時候做過領隊,也算是鍛煉了一次。我覺得對于一個年輕學生,獨自應對國外全陌生的環境和各種突發事件,可能是一種很好的磨礪。不過,我不太贊成一種觀點,就是出國夏令營一次就能提高英語水平,更不建議學生年齡很小時比如初二甚至小學的時候就盲目讓他參加這種活動。一個很小的孩子去看博物館,看畫廊,看風土人情,很可能理解不到位。
帶隊老師感受:半學半游式的夏令營很鍛煉學生
講述人:趙老師(省城某重點中學老師,2002年曾帶團去過英國)
一般來說,夏令營大概為期兩三周,一半游學一半旅游,去的都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等發達國家。正規夏令營都是經過涉外政府機構安排的,營員們會到當地學校學習,在當地居民家中住宿,孩子們可以真正地融入到當地的文化生活中。
比如我們會給每個孩子買一個公交卡,每人身上裝一張卡片,上面寫著他的詳細居住地址、電話等資料。然后就會放任孩子們自己出行,有些孩子因為早下公交車,不得已只能自己問路再找到學校。
這樣鍛煉了幾次,孩子們都像變了個人似的。其中一個孩子平時在家就是個小少爺,什么都不干,直到初中二年級了,連襪子都是媽媽洗。臨出國時,媽媽給他裝了一大包衣服,怕他出去不會洗,多帶了幾件。沒想到,在國外每人每天都要換衣服,洗衣服,他住的那家外國主人看到孩子幾天不用洗衣機,就好心問他:“孩子,你是不是不會用洗衣機啊,我們來幫你洗吧?”結果這個孩子不好意思地趕忙說:“會用。”從那天起,這個孩子跟著別人學會了洗衣服。三個星期回來后,連他爸媽都吃驚了,沒想到孩子居然會洗衣服了。
再比如有的孩子去了國外的肯德基才發現,那里是沒有服務員的,吃過的東西都是自己收拾。剛開始咱們的孩子不懂,當他們看到別人都會吃驚地看著他們時,孩子們也意識到應該自己動手去收拾。
所以,2002年那次夏令營后,那撥孩子明顯感覺不同了,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比原來嚴格多了。
★本報提醒
別期望值太高或變成消費狂歡
第一,出于對孩子安全的考慮,要了解清楚組織方是否正規,是否有能力做好此項工作,有沒有組織出國游學的經驗,這點很重要。
第二,就要看孩子生活是否能夠自理,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如何。太小的孩子不適合出去,一般初中二年級以上的學生,才可以考慮出去。
第三,出國夏令營好處不少,但家長們也不可盲目攀比,一定要在自己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有所選擇,兩三萬元15天,對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筆非常大的開支。同時,即使讓孩子出去,家長們也不要期望過高,利用十幾天的時間,主辦方再怎么安排細致,深入當地生活,也是時間有限,難免會走馬觀花,期望孩子有個質的飛躍的話,家長們難免會有所失望,所以,對此不能抱太大的期望。
第四,是要看家長對孩子是否有出國深造這方面的設想與安排。如果想讓孩子將來走這條路,那么提前出去接觸一下國外的生活,對以后算是一個鋪墊。臨行前,也要有意識地告訴孩子,出國以后要觀察什么,注意什么,鍛煉什么,而不是盲目地看熱鬧,要讓孩子抓住機遇,以最少的時間學到最多的東西。
第五,出國后,孩子們免不了互相比較各人買了點什么,因此,要切忌通過這種夏令營滋生孩子的攀比意識。每個孩子將近三萬元的費用應該足夠了,家長只需給孩子再帶上三四千元的零用錢就夠了。但有的家長怕孩子受苦,給孩子身上帶著信用卡,默許孩子隨便花錢,有的孩子耐克鞋一買好幾雙,這樣就不好了。夏令營是去游學,增長見識的,如果變成消費狂歡就得不償失了。
下一篇: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做運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臘月廿九:逛花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