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暑期的臨近,孩子的上學問題又被家長們列為“頭號大事”,適齡兒童入學、小升初、初中升高中便又成了一個熱門話題,并隨之產生了擇校風、大班額等一系列現象。從本期起,我們將對此做一系列關注和報道——
□記者胡炳俊
小兒郎急著上學堂
《義務教育法》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按照慣例,鄭州市教育局每年6月都會出臺當年適齡兒童入學的相關政策。可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許多家長開始為孩子上學四處奔波了。
金水區某小區謝女士說,她的孩子今年6歲2個月,想讓孩子今年入學。可經過打聽,片內小學要求的入學年齡是6歲半。“無論如何,哪怕花些錢,也要讓孩子今年上學。明年孩子就7歲多了,會在起跑線上輸給其他孩子的。”
中原區某小區王女士說,她的孩子雖然已到入學年齡,可身體和性格都有點弱,她擔心孩子入學之后會受到其他孩子的欺負,身心受到傷害。在這種情況下應不應該讓孩子入學呢?
并非年齡越小越好
對于一些家長執意讓孩子提前入學和盲目追求熱點學校的現象,一些學校校長呼吁,孩子6歲、7歲盡管智力差別不大,但在身體、心理上的差別還是比較明顯的。年齡小的孩子上學相對比較吃力。
河南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副主任任曉林說,現在的教育模式,小學入學的適當年齡應為6歲。因為,我國現階段的義務教育課程基本上采用西方近代的教育模式。這種教育模式突出的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理解力。通常來說,孩子從6歲起就具備了邏輯思維能力。
任曉林認為,孩子年齡小對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好處,但現在學生太多,都是大班額,教師無力關注到每一個孩子。而小孩子心靈都比較脆弱,在與其他孩子的交往過程中,沒有能力正確處理一些關系和矛盾。如果想讓孩子提早上學,可以選擇特色學校,讓孩子和自己年齡相仿的伙伴一起學習、成長。
具體到一些個例但也具有一些普遍性的問題,任曉林說,可以具體情況區別對待。如王女士如果覺得孩子的心智還沒有達到理想狀態和水平,那就可以先不入學。
入學年齡各區不同
根據鄭州市教育局去年的要求,各區原則上招收6歲以上的適齡兒童入學。然而,為解決部分熱點學校入學壓力過重的問題,各區都出臺了生源年齡限制方面的具體規定。金水區、中原區、二七區把各學校接收學生的規定年齡分為三個層次:生源十分集中的小學招收2000年2月28日前出生的兒童,生源較多的小學招收2000年6月30日前出生的兒童,其他小學招收200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兒童。管城區則分為兩個層次:生源較多的學校招收2000年2月28日前出生的兒童,其他小學招收2000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兒童。
針對部分家長提出的孩子到熱點學校就讀的年齡不夠、是否可以到其他非熱點學校報名的問題,教育部門解釋說,原則上這種做法是不允許的,因為劃片范圍已經確定,這種做法不符合就近入學原則。但如果其他學校有接收能力,校方和家長也都同意,6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入學。對于不足6歲的兒童,各區教體局有關人士均認為家長應推遲一年再給孩子報名。
鄭州市教育局今年有關適齡兒童入學的指導性文件還未出臺。一旦出臺,各學校會在校內張貼招生簡章,市區適齡兒童家長可到居住地附近學校查看具體的年齡要求。
下一篇:暑假將至要防幾點意外傷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坦然面對孩子之間的沖突事件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