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邊是教育部門三令五申嚴禁擇校之風,一邊又是家長多方打聽隨孩子秘密趕考選擇學校……如此矛盾的場面便在這個春節前
后悄然上演著,不僅讓即將升學的孩子們苦不堪言,更令那些為孩子而忙亂奔波的家長們疲憊不堪。
其實,不少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學校時都有些盲目,對學校的整體情況并不了解多少,只是私下把學校分級劃等,從而最終受到了從眾心理的支配,讓孩子頻繁參加擇校考試。到底家長該如何做才是真正為了孩子好?是否必須要讓孩子上好學校?而上了好學校后,就一定代表孩子有了好的前程?基礎較差的孩子又能否承受好學校的教學壓力?一番奔忙過后,或許連家長們都開始迷茫了。
現狀掃描
寒假孩子趕場參加擇校考
隨著寒假的結束,12歲的小華(化名)也完成了父母給他下達的任務———全力以赴應付春節假日里的擇校考試。大年初六下午4點,小華便和媽媽一起來到西安西郊的一所重點中學,當時校門口就跟戒嚴了似的,戴著紅袖章的保安嚴守大門,看到家長帶著孩子便讓進校。監考人員將她們帶到一個教室,然后進行登記,并交報名費30元,隨后進行考試。小華在寒假期間共參加了3所優質學校的擇校考試。目前,她正在等待學校的通知。
據了解,此類擇校考試都是通過認識的人相互通知的,有時還有考試時間“撞車”的情況發生,所以不少學生都跟趕場一樣來回參加各個學校的擇校考試。
家長之苦
拜年同時打探招生消息
除了參加擇校考試,還有些家長趁過年走親訪友,打探招生消息。家長顧先生就通過多方打聽聯系到在知名小學任教導主任的一位故友,大年夜打拜年電話,春節期間還提著不菲的禮品造訪,希望得到招生“指導”。
由于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的限制,加之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干預,擇校活動都是在隱蔽進行。“往年幼兒園升小學、‘小升初’、‘擇校’這些話題,在每年三四月份才是熱點。但今年,擇校序幕于去年12月底就已經拉開,而在春節期間更是達到了高潮。”據知情人士透露,擇校的家長主要集中在城郊六區,選擇的學校也主要集中在全市幾所“熱點”學校。
調查分析
上名校可能只是面子光
家長費盡心力給孩子選擇名校是否真能名至實歸?用一組西安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的數據來說明問題:2006年,西安市2000人以上的小學有24所,平均44個班;超過3000人以上規模的學校有5所,其中最大規模的一所小學在校生達4189名;全市3000人以上的中學有22所,平均62個班,其中最大規模的在校學生接近5000人,班額達85個。據介紹,這些超大規模的學校,一般都是老百姓心中的優質學校,但超規模發展有可能造成教育質量下滑,另外狹窄的教學、活動空間也會影響師生的安全和學生的身心健康。而在中考前,為了保證升學率,學校可能還會“砍掉”成績中下等的擇校生。
專家建議
擇校需考慮孩子承受力
教育部門年前曾接到一位學生家長賈先生的網上投訴:他的孩子“小升初”時,是參加擇校考試、并繳納了6000元擇校費后就學的。但上學后他才了解到,孩子所處的班人數眾多,也碰不上名師。最后中考前,他的孩子還因為成績問題被學校建議參加職校或技校的春季招生考試,不能參加中考。此事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賈先生很后悔當初給孩子擇校。
所以教育專家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學校時一定要從孩子和家庭的實際情況出發,否則必然適得其反。本報記者 楊文花
下一篇:初夏,帶著孩子去踏沙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學入學熱點問題解答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