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有這樣一個爸爸,為孩子換了三家幼兒園之后自己辦了一個屬于孩子的“爸爸幼兒園”;還是這個爸爸,在為孩子選擇小學依舊不能滿意的情況下,繼續辦了他的“爸爸小學”;然后就是“爸爸初中”,“爸爸高中”……直到兒子學完了所有的應試課程,爸爸沒有讓兒子擠高考的獨木橋,而是征求孩子的意見之后,把兒子送到鄭大自學法律,這一年孩子12歲。
這個爸爸就是老閆。
從“爸爸幼兒園”到“爸爸中學”
1998年,把孩子從第三家幼兒園領回來之后,老閆的“爸爸幼兒園”開課了。為了讓孩子有集體生活、集體意識,老閆招了二三十個孩子進“爸爸幼兒園”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生活、一起玩耍。
孩子到了上小學的年紀,老閆未能免俗,又開始積極地想給孩子踅摸個小學,可踅摸來踅摸去,他要的“合適”的小學還是找不到。這下,老閆心一橫——于是,“爸爸小學”開課了,將近40個學生。
“爸爸小學”中孩子一天上課的時間很少,每天不過1-2個小時,剩下大量的時間讓孩子玩——打球、各種運動、下棋以及閱讀,讓孩子“學中玩、玩中學”。
老閆的“爸爸學校”請的老師有一個特點:不能只會教一門課,起碼得會教兩三門課才行,只會教一門課的,我不用!
老閆認為小學和中學的課程不需要那么長的時間段學習,所以他的孩子在他的爸爸學校里,小學、初中、高中課程都只用了社會學校一半的時間。
“爸爸學校”的作業基本上在學校完成,孩子回家一般是布置一些課外閱讀內容。特別是小學,更是根據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一天1-2個小時、快樂學習、不讓孩子覺得讀書學習是負擔、是辛苦的事情。
其后,學生一撥一撥地在換,初高中階段大概有30多個孩子跟老閆的兒子一樣讀老閆的“爸爸中學”。
公辦不成上私立私立不成找老閆
老閆的“爸爸學校”一度從鄭州轉回了老家,又從老家轉戰回來。在他們老家流傳著一句話:公辦上不成上私立,私立上不成找老閆。
被送到他那里的學生,有網癮的、早戀的、厭學的…… 各種問題孩子云集 !對于這些孩子,老閆也用的是特殊方法。
學生有抽煙習慣,家長管不了。老閆就把煙放到辦公室,讓孩子課間想抽了去他辦公室抽,不讓孩子到外面買!他說:外面煙傻貴,我這煙,批發的,便宜,隨便吸。可這免費煙學生吸著吸著就不吸了,再后來,嘿,戒了。
家長們常對他說,你只教出來一個兒子不算啊!你能多教出來幾個名牌大學才算數呢!可是老閆說——沒辦法啊,人家能上好學校的也不往我這里送啊!不過我的那些學生們不錯了,他們有的參了軍,有的上了本科,鄭州航院、炮院好幾個呢。當初都是學校開除的,孩子們現在這樣,心態健健康康的,挺好了。
從快樂學習到智慧學習
老閆的“爸爸學校”提倡“智慧學習”,他說,以前說快樂學習,可是后來覺得快樂學習太膚淺,還是智慧學習內涵更豐富。
“智慧學習”就是使用智慧型老師培養智慧型學生——讓孩子有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并保證執行,掌握最優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有自覺學習主動學習的習慣,有自學能力并能從學習中體會到快樂。
有人質疑老閆讓這么小的孩子上大學。可是老閆說他的孩子過得很快樂,孩子下棋很厲害,打臺球也一等一,《三國演義》看夠了100遍!在大學里,教授對他有著很高的評價——十年后就是一法學專家。孩子很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周末或者假期,孩子依舊喜歡去爸爸的“爸爸學校”里玩。但是,他會說——我太小了,要是我玩過頭了,爸爸你讓老師也提醒著點!
老閆不讓老師干涉他孩子什么,孩子到他那里,想干什么都成,他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管自己!
下一篇:幼兒園妙招對“哭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國兒童人生的第一課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