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加之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家長對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過于強烈,況且“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錯誤觀念根深蒂固,由此而產生的育兒觀念和教育方式令人咋舌,他們讓孩子從上幼兒園始就被迫背上了沉重的書包,有的家長甚至讓自己的孩子跳級——比如初入園時,小朋友不上小班而直接上大班等,這是喜還是憂?
現狀——
根據記者的調查采訪,每逢新學期開學,不少幼兒園出現了很多家長要求讓自己的孩子跳級的情況,且有增無減。廣州賢豐幼兒園李副園長說:“現在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聰明伶俐,會背誦幾十首唐詩宋詞,會跳舞等等,資質不錯,于是不想跟同齡的孩子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希望跳級,學習更多的東西……”抱著這種心態的家長比比皆是。
跳級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公立幼兒園因為生源充足,科學編班、管理嚴格,從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孩子跳級這種情況的出現,而在一些偏遠地區(如郊區、農村)的私立幼兒園,由于疏于管理和追求更多的生源,往往為家長要求孩子跳級創造了條件,一些幼兒園迫于生存的壓力,滿足家長要求孩子跳級的要求。據一位幼兒園老師透露,提出這些要求的家長都是將小朋友當作大人看,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成長,經常喜歡向幼兒園提出跳級,有些幼兒園因為生源比較少,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往往會答應家長的請求,一般負責任的幼兒園和老師才會勸阻家長的做法。
個案(一)
“跳級”重“回爐”
據《青島晚報》報道,最近幾年青島一些幼兒園里一直有跳級的孩子。但是,無論是重復讀大班,還是提前進入小學,成功的例子都不是很多。青島某一幼兒園還出現了兩位已經上小學的孩子重新回到幼兒園的事情。園長無奈地告訴記者,無論是才藝還是記憶力,這兩個孩子原本都是同齡孩子中比較出色的。“孩子們的父母認為孩子聰明,可以應對將來的考驗,把孩子早早辦進大班,又想盡辦法把孩子提前送進小學。可是面對一群無論身體、智力都比自己高一截的大孩子,兩個孩子心理上承受不了了。結果上了小學后,一個上了一周課,一個上了一個月,又回到了幼兒園。”園長說,揠苗助長的行為往往是得不償失,兩個孩子回來的第一天,明顯很“郁悶”,經過調整才恢復過來。
除了提早升小學,有些家長寧可讓自己的孩子上兩年大班。但是,讀第一年大班的時候,有的孩子往往不合群,成了不折不扣的“小跟班”;而上到第二年,很多小孩子因為同學都上小學而自己不能上小學而感到煩躁。
個案(二)
跟不上大班讀兩年
來自《武漢晨報》一則新聞: 4歲半的女孩本應上中班,但惟恐孩子屈才,武漢一家長要求跳級進入大班。可孩子跳級后完全跟不上,不得不上了兩年大班。 母親劉女士對記者說,女兒菲菲(化名)去年4歲半時本應上中班,但和同齡小朋友相比,她各方面比較拔尖,語言表達能力強,繪畫、舞蹈也棒,“讓女兒跟著中班上,我覺得有點屈才了,所以干脆跳級直升大班。”
沒想到升入大班后,菲菲的表現直線下滑,上課不專心,反應變慢,記不住老師布置的任務,完全跟不上,學得很辛苦。劉女士本想讓菲菲9月入小學,但考慮到孩子難適應,只好重新上一年大班。
上一頁123下一頁下一篇:家長為什么要求孩子跳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愛孩子,就別把他全托了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