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今年9月份,新一批寶寶即將開始“幼兒園生涯”,面臨人生的“第二次斷奶期”,其中的焦躁和抵觸都是難以避免的。爸爸媽媽們也為寶貝是否能適應新的環境捏了一把汗。那么,到底家長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寶寶們才能順利地度過“入園關”呢?
“寶寶新入園,我比他還緊張”
第一次把寶貝送出家門,做爸媽的通常會比孩子還要忐忑。家長們擔心最多的問題還是“孩子會不會被人欺負”。兒子現在市直機關幼兒園的董女士表示,別看毛毛(小名)在家里生龍活虎的,一見生人就蔫了。“他就是窩里橫,碰到比自己大的孩子連話都不敢說,別人搶他玩具他都不敢吱聲,所以我特別擔心他到了幼兒園會被別人欺負。”
“太依賴家人的照顧”也是很多家長普遍擔心的因素。王女士的寶貝女兒至今還沒養成自己主動去“方便”的習慣,所以“孩子會不會拉在褲子里”就成了她的一塊心病。“她特別貪玩,經常是快憋不住了才往廁所跑。在家里的時候,都是大人們看出來她想拉尿了,把她‘攆’進廁所。要是依著她自己,估計還沒蹲下就憋不住了。”
另外,能不能“吃飽飯”也是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趙女士表示,自己的兒子是老人看大的,比較嬌慣,到現在吃飯都還是一邊玩一邊由姥姥喂著吃。“如果到了幼兒園里還這樣,恐怕別人都吃完了他還沒吃飽,萬一又不敢跟老師講,那豈不是要餓肚子了。”
幼兒園園長為家長“支招”
歷下區第一實驗幼兒園的王慧園長表示,寶寶新入園,“水土不服”是很正常的。如果能提前在家做好一些預備功課,對寶寶順利跨過“入園關”會有很大幫助。
首先,最好能提前培養一些起碼的自理能力,未雨綢繆。寶寶入園后,身邊一下子少了家人事無巨細的關照,許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完成。比如“午休的時候,就需要孩子們自己脫鞋、穿衣。雖然有園里的老師照看,但是早學會自己做這些事情,可以讓孩子適應得更快”,而那些習慣于家長喂飯吃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后往往會覺得無所適從,有些孩子還會出現吃飯特別慢,或者不會用勺子、筷子的情況,需要老師喂著才行。
其次,培養與人溝通的能力會讓孩子受益匪淺。“善于交往的孩子自然更能‘混得開’”。王園長表示,每個寶寶在家里都是“集萬般寵愛于一身”的小紅人,在家長眼里聰明伶俐,招人喜愛,可是有些孩子進了幼兒園之后,面對著這么多同齡人,反而變得不愛說話、沉默不語了。王園長認為,這跟家長平時的教育有著很大關系。有的家長比較注意培養孩子與人溝通的能力,比如經常教孩子把手里的食物分給別人吃,或者把自己的小玩意兒送給別的小朋友。有過這樣的體驗之后,孩子一旦到了同齡人組成的小社會,自然更容易贏得好感,交到朋友,融入集體。“提前讓孩子接觸同齡人,對順利入園會有很大幫助,在園里交不到好朋友的孩子,自然會對幼兒園有抵觸情緒。”
第三,家長在孩子們的“哭戲”面前千萬不要妥協。每年有孩子新入園的時候,撕心裂肺的“哭戲”都會上演。孩子一哭鬧,有的家長就舍不得送了,“這樣的心態是不能有的”。王園長表示,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孩子的“哭戲”往往都是演給家長看的。有時候家長一走,孩子自己就慢慢好了,但是家長如果總是猶豫著不敢離去,孩子的情緒往往就愈演愈烈。“當然,具體情況還是要具體分析。如果孩子屬于能講通道理的,家長可以跟孩子講條件,比如可以先陪他玩一會兒滑梯,但是過會兒必須乖乖地跟老師進教室;如果孩子比較驕橫,那么建議家長送下孩子后盡快離開,不要給孩子‘鬧鬧就管用’的想象余地。”
另外,凡是比較正式的幼兒園,園里的基本物品一般都很齊全,家長對此不必擔心。王園長表示,像水杯、被褥、枕頭、枕巾這樣的基本物品,幼兒園一般都會提前備好,家長就不必再去購置了。有些幼兒園還會準備好一些經過消毒的公用衣物,以備孩子拉尿在褲子里時急用,“如果家長愿意用自己的衣褲,當然也可以帶來。”而且,如果寶寶有自己特別喜歡的玩具,像娃娃、小汽車之類的,帶過來也是沒有問題的,這對緩解寶寶的焦躁情緒也會有所幫助。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以羨慕的語氣分享入園快樂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入學前安全不可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