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三、“父親教育”的方法——耐心育兒,積極承擔教養職責
所謂“父親教育”,即對孩子提供充滿父親角色特性的教育,由父親來實施體現父親人格特征的家庭教育。雖然參與沙龍的父親們已經體會到了“父親教育”的重要性,但對于如何實施“父親教育”還是一個“門外漢”。以下就是一些小小的建議:
1、走近孩子,創造一種和諧的家庭氛圍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祖輩幫忙帶孩子已成為時下一種流行“風尚”,這無形中也給父親減輕了負擔。他們往往會利用“反正有人幫我老婆帶孩子”的借口來逃避教育子女的責任。時間一長,夫妻關系將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孩子的成長。所以,父親需要從母親的背后走出來,與妻子一同擔負起照顧、養育子女的責任。作為父親首先要做的是盡力在孩子面前夸獎、贊揚自己的妻子。同時夫妻倆還應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應有的愛慕行為。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家庭是多么地溫暖。
2、親近孩子,每天與孩子共享一段時光。
游戲是父子(父女)之間最有效的溝通方式。通過這種持續有效的家庭親子互動,孩子不僅能夠從父親那里感受到關愛,而且能從父親的氣質、情感、智力等方面接受潛移默化的影響,為自身的心理與智力發展補充養分。
3、關心孩子,了解孩子的生理與心理
做父親的應經常抽出時間與孩子一起聊天,通過這些最基本也最平常的交流使自己了解孩子,讓孩子了解自己。同時根據孩子的情況隨時作出適宜的教育和引導,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一個健康的精神世界。
4、教育孩子,讓孩子明白為人處世的原則
當然,“父親教育”也并不是一味地關心、愛護,任其為之。當孩子站在成長的十字路口時,父親也要及時站出來,告訴孩子做人的基本準則,“該出手時亦出手”!重要的是,說了這些話,父親還得以身作則去做,讓孩子從自身的行動中看到這些道理。
新時代的父親們,請你們適時放下手中的工作,從母親們的背后走出來,加入到共同養育子女的行列中,讓你們的孩子在回顧自己的成長之旅時能深深地自豪:“我有一個偉大的父親!”
上一頁123 下一頁下一篇:孩子是否全托應視情況選擇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生入園工作的新思考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