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幼兒園里經常會有一些家長向老師請教教育孩子方面的問題,在工作中我深深的體會到其中的學問,那就是,對家長的指導要因人而異。
◆根據家長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指導
對愛表達自己見解的家長我們采取言語溝通,對不善言談和沒有時間與教師面談的家長,我們常用便條、家園聯系冊書寫的方法與家長溝通。如:我們班的欣欣家長,特別不愛言表,平日很少和老師交談,偶爾幾句談話也往往是弄得滿臉通紅。于是,針對孩子做事拖拉的缺點,我用小本子和家長進行著有效的溝通,家長拿到本子后,按照老師的做法試驗,真是立竿見影。欣欣媽媽寫到:老師,用了您說的方法,孩子現在可真變了樣。您的方法真好,謝謝!
◆根據家長的文化素養不同給予不同指導
一般情況下,家長的文化素質高,能使孩子生活在一個有利于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中。但有時他們不了解孩子的年齡特點,總用成人的眼光要求孩子。對這類家長,我采用推薦書刊的做法。對于文化素養一般的家長,我采取引導家長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家長領會到自己的前后教育對孩子來說效果不同,差別大,這對于家長來說,印象深刻,教育就明顯。如我班一幼兒與周圍人交往有問題,我引導家長:孩子回家后都干些什么?看電視?你見到聽到過樓下小朋友的嬉笑聲嗎?兩個問題后,家長恍然大悟:哦,原來是自己沒為孩子創造交往的機會與條件,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后,我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建議,這樣家長就會與幼兒園同步教育了
◆根據家長對時間需求的不同給予指導
第一有效利用家長接送幼兒的時間,提前預約開門見山,直入主題;第二對那些家遠和不是父母來接送的家長,我們常用電話聯系和便條溝通;第三對幼兒存在的個性問題,我們采用直接面談的方式與家長商討解決。
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滿足家長的個性化需求,教育才能有的放矢,實效性才能增強;只有讓家長體會到孩子的進步,才有家園合作的可能,家長才能積極主動地與教師真誠合作。
下一篇:家園共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讓孩子帶著自信走進小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