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數學活動既不象語言、常識、美術那樣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也不象音樂、體育那樣容易滿足幼兒好動的心理。幼兒對學習數學知識往往不感興趣,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夠牢固,加之農村幼兒數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因此,如何使幼兒對枯燥無味的數學知識產生興趣,使其能主動、較好地完成活動中所規定的任務,成為我們現在教學活動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數學活動中,怎樣發揮幼兒的學數學的興趣?怎樣把數學教學融入到我們的工作中?下面,我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希望能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育教學 興趣
一、對農村幼兒園的數學教育領域的現狀的分析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一門科學,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由于這種抽象性和邏輯性,使得數學在幼兒園課程設置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幼兒園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也正發生著時代性的變化。新《綱要》明確闡述了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標是“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其內容和要求是“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這標志著幼兒園數學教育正發生著從“注重靜態知識到注重動態知識,從注重表征性知識到注重行動性知識,從注重‘掌握’知識到注重‘構建’知識”的重大變革。但是在農村幼兒數學教育的實踐領域里,我們看到的現實卻不容樂觀: 陳舊的教學觀對教師的影響根深蒂固。教學觀是教師對教學的認識或對教學的主張,也就是教師對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對象的認識。目前幼兒園教育仍然受到傳統陳舊的教學觀的禁錮。
1、數學教育活動目標單一:教師仍然把知識技能作為數學教育的主要目標,缺乏對目標全方位的認識和掌控,忽視了諸如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他方面的目標。
2、數學教育活動過程乏味:教師教法單一,往往是講解、示范、操作等循環往復;操作材料單一,常常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教學內容單調,教師在選擇內容時,更多地關注數學知識的內容,而較少考慮幼兒數學興趣及相應的能力培養方面的內容,常常忽視幼兒自身發展水平與發展要求出現內容不能適宜幼兒發展的現象。數學無時無處不在,幼兒數學學習就可以從身邊做起,然而,在實際的數學教育中,教師卻更喜歡照搬書本的知識,依教材而教,對幼兒實實在在的生活置之不理。幼兒數學學習中的純樸、自然的心境被“深奧”“艱難”“非同一般”的感覺所取代,知識與生活分離。
3、忽視教育對象的主體性:教師過于強調自身的主導作用,在活動中往往是單向施動,幼兒被動地按教師要求參與活動。
二、實施趣味數學的意義和途徑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動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對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已成為日益重要的。《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的特點,充分關注幼兒的經驗,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能活潑、主動的學習。數學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邏輯性的特點,幼兒數學教育所涉及的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啟蒙性質,如果用枯燥的課堂教育,老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往往使幼兒失去興趣,將不利于幼兒的學習,那么如何在平時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呢?
上一頁1234下一頁下一篇:是否全托取決幼兒性格特點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親子活動指導要注重細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