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紳士的起源
許多人認為“紳士”一詞源于英國文化,其實不然?!凹澥俊弊鳛橐粋€漢語詞匯,我們要探討它的意義,還是要從延綿數千年的中國古代文化中找尋。
關于“紳士”的起源,大概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中國古代把官服上系的帶子稱為“紳”, ——“古之仕者,重紳插笏”,古代做了官便有資格系紳帶、插笏,出入朝堂——于是當官的人便被稱為“束紳之士”,簡稱“紳士”。另一種說法則更具有普遍意義:把“紳”與“士”相區別,用“士”來特指古代的知識階層。這個士階層地位特殊,他介于貴族與平民之間,既是“士、農、工、商”四民之首,又屬于最低一級的貴族。而“紳”“士”合并,指的是當官的讀書人,也就是士大夫了。
從這個意義上講,古代的紳士們是通過個人的努力或機緣巧合而出仕做官的知識階層,是有機會實現“治國平天下”理想的讀書人。然而天下有那么多讀書人,有多少可以做官呢?紳士們已經躋身于統治階層,成為統治者的后備軍,而處于知識階層的更多的讀書人只能是布衣終生,過著平民百姓的生活。無論如何,紳士們也好,知識階層也罷,他們的社會地位終究是不上不下的,這使得他們在價值上取向獨特的中間立場——既提醒統治者要行仁政、愛民如子,又教化百姓要遵守社會秩序,從而扮演了一種天下公心、社會良心、甚至天地之心的角色。
要做到這一點,一個最重要、最關鍵的武器就是文化。事實上,中國傳統文化——至少是作為主流的中國傳統文化,正是這些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所創造的文化。他們信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方面“達則兼濟天下”,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以及憂患意識,認為自己應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另一方面,又講究“窮則獨身其身”,習慣于自我拷問、自我鞭策和自我警戒,用“圣賢境界”來要求自己。他們平和閑適、從容不迫,立朝為官則剛正切直、義正辭嚴,退而還家則溫文爾雅、瀟灑風流。在國家存亡和朝代更替之際,他們更加承擔起創造文化和傳承文化的任務。
顯而易見,古代對紳士們乃至知識階層的要求可不低。為了實現理想,他們必須用更高的格調來引領自己的行為:深情、博學、厚重、禮貌、勇毅、赴湯蹈火而俠骨柔腸,文質彬彬而又猛志固長在。雖然“學而優則仕”是人生征途,但即使不能做官,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不能放低的,做精神的貴族比做真正的貴族更加重要。這也成為對紳士們乃至知識階層的身份標識,成為他們所創造的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新紳士當道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極具包容性的,今天我們再次談起“紳士”這個話題,就不僅僅落腳于對精神之根的追尋,還要承認隨著歷史的延綿推進,特別是自清末明初的西風東漸以來,“紳士”二字已經具有了更豐富的涵義。例如,是誰第一個把西方的“gentleman”翻譯為“紳士”?我們不得而知。但這個用法得以推廣、繼承,至少說明二者是較為相近的聯想,而“gentleman”的精神也得以與“紳士”融為一體,共同浸潤和陶冶后人。
在西方,“gentleman”最初也包含有身份、有地位的意思,但后來逐步發展為強調有教養、有禮貌、有道德和尊重婦女的意思。十八世紀英國通俗道德散文作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真正的紳士是一個被塑造出來作為最高典型的人。紳士的品質不取決于他的生活方式或他的舉止,而取決于他的道德價值;不取決于他個人財產的多少,而取決于他的個人品質的好壞?!边€有“真正的紳士并不需要考慮他的出身,無論農民、還是貴族,都可以做一個紳士,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溫和、忍耐、寬容、禮貌。富貴之人,未必就具有紳士的品質。而一個地位低下的人,反而可能無論在談吐還是精神上都成為紳士;他可以做得非常誠實節制、正直勇敢、自愛自強。一個精神豐富的窮人,比一個精神貧瘠的富人在任何方面無疑都要高貴得多?!?西方民族對“gentleman”得完善,也經歷了幾千年,而這些關于紳士格調與精神的刻畫,我們認為也是保有生命力的。
古代中國紳士們對于格調的執著,使之獲得了超越時空的意義,使之與西方的“gentleman” 溝通、對話與互補。到底中國“紳士”與西方的“gentleman”哪一個更優秀,更適合當代中國的教育?我們認為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無條件地唯西學是從,或者拒絕西方文化的進入,都是不可取的;同樣,單純、刻意地做紳士外形的包裝,也不過是把紳士行為下降到代價不菲的純技術層面。而我們所強調的紳士,更懂得協調傳統與現代,保守和創新之間的矛盾;懂得在對傳統文化的深層意蘊的理解和認同下,向西方文化汲取營養;懂得清醒地看待西方的價值觀,不放棄自己的文化個性與人格理想;懂得舍棄劃分階級的勢力標尺,而更看中格調的重要性。一句話,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成就了一代新人,一代既能夠適應時代進步的,又保留著中國文化精髓的新人。這樣才是培育紳士的最積極的態度。這樣的紳士毫無疑問將成為社會穩定與和諧發展的動能與中堅力量。
上一頁12下一頁下一篇:別讓識字變成閱讀的天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