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可能原因4:無法把書本和生活聯系起來
有時候我們會形容一個人是書呆子,其原因在于這個人只會死讀書、讀死書,無法學以致用,無法把從書中得到的經驗、道理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而這恰恰是小時候讀書的習慣導致的。因此,我們要不斷地幫助孩子把閱讀的興趣從書本中遷移出來,再轉移回去。
◆ 走出書本,進一步發現閱讀的樂趣。
家長可以試著用角色扮演、戲劇表演、情節游戲、繪畫講述、自制圖畫書等手段,讓孩子在書本之外發現閱讀的樂趣。
例如,讀了一本關于老鼠和青蛙的故事書后,孩子和家長分別扮演書中的角色,表現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態度;讀了關于獨角獸的書,設定一個獨角獸跳過山澗的情境,和孩子一起在戶外進行跨越的游戲,既鍛煉了孩子的大肌肉控制能力,又能體驗故事中獨角獸的堅韌不拔;讀了關于龍卷風的書,讓孩子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龍卷風,讓自己的恐懼和不安在繪畫講述中得到宣泄和滿足;讀了七色花的書,想象如果自己有七色花,會怎么使用,畫出各種情景,做成一本屬于自己的七色花圖書……這些有趣的游戲和活動都可以讓孩子在圖書之外找到閱讀的樂趣,反過來,更能激發孩子進一步閱讀的愿望。
“一本書的封底不是一次閱讀的結束,卻恰恰是一次成功(深度)閱讀的開始。”讓孩子熱愛閱讀的一個好辦法,就是讓孩子發現閱讀原來是如此有趣,而有趣不僅僅是抱著書本的過程,也是放開書本,任想象自由馳騁的過程。當孩子能把愉快的閱讀和有趣的游戲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時候,孩子就能學會走進書本,再走出書本。
◆走回書本,尋求答案,自發閱讀
當孩子學會走回書本,知道書本可以給我們很多問題的答案的時候,自主自發的閱讀習慣就開始形成了。
建議家長在孩子2歲以后,就在家中配備一套圖文并茂、內容豐實的少兒百科全書。當孩子問到稀奇古怪的問題時,我們都可以帶著孩子從書中尋找答案。
有一次兒子問我什么是細菌,什么是病毒,我想一定是老師在幼兒園提到了這些概念。于是我帶著兒子從百科全書中查到了相應的詞條,而詞條上還有兩個小卡通圖案:紫色的細菌和黃色的病毒。從直觀的畫面中,孩子知道了這兩個面目可憎的家伙就是讓我們生病的罪魁禍首,還知道了勤洗手、剪指甲、按時刷牙就能把這些可惡的家伙趕走。接著,我又找來科普讀物《血液和心臟》(南師大出版社),從中兒子了解了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這之后,兒子就有了一個口頭語:不知道的時候可以去看看書啊!
于是,在這樣一個從圖書到現實生活,又從現實生活回到圖書的過程中,孩子和圖書的關系更加親密了,他愛閱讀卻不會被書本困住。
可能原因5:孩子就是喜歡反復讀
孩子總是按照自己的大綱在成長,他們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作為家長,我們只要為他們提供適當的環境、充分的關愛、恰當的幫助、足夠的時間就可以了。
大多數孩子喜歡反復閱讀,正是成長的需要。孩子由于認知經驗缺乏,閱讀經驗缺乏,很少能一次就讀懂所有內容,而反復閱讀自己大致了解的東西,可以減少孩子對于新異刺激的不確定性,增加孩子的自信心、控制感和安全感。這時,反復閱讀實在是孩子的需要,無須過分擔心。
“媽媽,給我講故事吧!”——又一次充滿溫馨和甜蜜的閱讀開始了,我們可以一起思考一起感動一起書寫孩子的童年,這是多么美好的時刻!反復,那也無非是把花釀成蜜,把蜜煉成漿的過程吧!
上一頁12 下一頁下一篇:男孩變紳士,女孩變淑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信不是“爭第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