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如今,愛磨蹭的孩子是很常見也很普遍的,做事太慢已經是孩子在學習、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 。這種現(xiàn)象的產生有一個形成過程,不是哪一天突然出現(xiàn)的,因此,想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需要家長找準原因慢慢糾正。
家長困惑:我的孩子今年14歲了,各方面都不錯,學習認真、也懂事,可就是做事情改不掉磨蹭的壞習慣,每天放學后,總是要發(fā)會兒呆才開始寫作業(yè),或是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趁喝水、吃水果的時間再磨唧磨唧。洗刷也是慢慢騰騰的,總要拖到十一二點才能上床睡覺。就連孩子的同學都知道要是想約她出去玩,就得提前半個小時通知她。
拖拉磨蹭成因多
不少父母都遭遇過家中的“慢郎中”:孩子動作太慢,做起事來拖拉、磨蹭,慢條斯理,消耗不必要的時間,降低做事效率。對此,記者采訪了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學大教育心理輔導老師王志英,在她看來,孩子拖拉磨蹭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方面是缺乏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無條理的生活,很難讓孩子對時間給予關注,當孩子缺乏時間的觀念和意識時,便對時間的長與短,多與少無從知曉,甚至根本不清楚時間對他來說意味著什么。
缺乏做事的連續(xù)性也會使孩子變成“慢郎中”,從記者與家長的溝通來看,他的孩子在生活中常常是一件事還沒有做完就轉而去做其他的事了。王老師指出,這種做事的不完整性讓孩子很難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旁邊有什么好玩的事就會讓他忘記了初衷。就拿寫作業(yè)來說,孩子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要么發(fā)呆,要么玩弄手里的文具,或者起身去吃東西、去衛(wèi)生間,或者不停地問家長這道題該怎樣做等。“
此外,王老師還強調,因現(xiàn)在的一些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很少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家庭作業(yè)做完了還有額外的作業(yè),額外的作業(yè)做完了還要練琴、畫畫。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數,做事情還不如慢點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務也就越多。如果是這樣,家長就要從自身找找原因了。當然,家長自身的時間觀念以及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會對孩子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
培養(yǎng)孩子做事的專注性
針對案例中家長的困惑,王老師認為,孩子在學習或完成任務時,父母應盡量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huán)境,排除與當時孩子所做的事件無關的因素,使孩子能集中注意力,加快速度,慢慢養(yǎng)成做事麻利的好習慣。
經常磨蹭和拖拉的孩子往往做事耐心不足,或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導致注意力轉移過快,最后造成做事時用時過多,效率很差。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結合生活習慣養(yǎng)成進行,抓一兩件事來鍛煉孩子,在引導和鼓勵下讓孩子多一些耐心把一件事完整做好。如果孩子缺乏做事的經驗或者方法,家長可以做以示范,來讓孩子同步模仿,通過家長的激勵和帶動會讓孩子學會關注做事的細節(jié),逐漸增加耐心,不斷提高孩子完整高效做事的自信心。
節(jié)約的時間由孩子自由支配
此外,家長還應該把每天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一個大概的時候估計,將孩子需要完成的任務(包括家長布置的任務)進行一個時間預計。一定要給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時間。如一共要一個半小時,那么孩子一個半小時甚至提前保質保量地完成了,余下的時間就必須由孩子自己支配,或者玩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打一會兒游戲,進行一會兒體育鍛煉等。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以后,孩子會抓緊時間完成作業(yè),因為早寫完就有很多時間玩了。 (本刊記者/鹿園園)
下一篇:孩子不活潑是好事還是壞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幫孩子趕走心里的“恐懼”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