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問:我丈夫因意外剛去世3個月。孩子5歲,是女孩!以前他爸爸工作忙,經常不回家,但對她非常疼愛。現在孩子總是問我爸爸什么時候回來?我想爸爸之類的話。本來我自己現在調整得也不是很好,對她也沒有耐心,最近她的脾氣也不好。真不知該怎么教育她,請專家指導幫忙!困惑的家長俠子
俠子您好!
痛失親人是人生中非常大的痛苦,您“現在調整得也不是很好”是情理之中的事。
您問我“該怎么教育她”,我覺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鼓起勇氣去接納現實。這個現實包括“丈夫再也不能和自己攜手相伴一起承擔生活了”,包括“自己很不適應沒有丈夫的日子”,包括“自己現在調整得不好”、“對孩子沒耐心”以及“孩子最近的脾氣也不好”等等。
什么叫“接納”呢?就是不對抗,接受自己的“有限”,同時也相信自己已經盡力,相信生活經過這個低谷后會慢慢的平穩繼續。比如說“我現在調整得不是很好”,如果你埋怨自己“都過去好幾個月了,怎么還走不出來?!”這就是對抗而不是接納,接納是對自己說:真的,我還沒有完全調整過來,我現在就是還沒有從這樣大的一個事情中走出來。再比如“您對孩子沒有耐心”,如果您很生自己的氣,抱怨自己沒有做一個“有耐心的媽媽”,那就不是接納了,接納是對自己說:是,我現在就是面對孩子沒有耐心,我相信不是我不想好好對孩子,而是我現在不能,丈夫意外去世這個事情太突然、變化太劇烈、心情太復雜、壓力太巨大,我真的是一時應付不好。
接納當然也包括接納孩子“最近脾氣不好”,她怎么能脾氣好呢?爸爸那么疼愛她,她始終盼著爸爸,可現在再也沒有機會見到爸爸了,她怎么能脾氣好?!理解到這一層,就能比較好地接納孩子的情緒,而不把“孩子現在脾氣壞”當作一個問題,這本來就不是問題,是一個5歲孩子健康的情感反應。
在接納這個巨大的悲傷、失落和生活轉折期的不安之后,就可以問自己一個很好的問題:對,這就是現實,那么我可以怎么做?比如對于孩子,最能幫到孩子的就是您在接納之后,自己情緒穩定地去對待孩子。但是您不必期望自己“應該怎么對孩子”或者“一定做到怎樣”,能夠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因為每個人都是有限的,精力有限、時間有限、自己的知識有限、心理承受力有限、情緒轉化能力有限……然后接納自己的有限,只要做到自己能做的最好就可以了,把“應該”當作包袱丟掉。倘若如此,我相信您就會慢慢地適應丈夫去世后的生活,孩子的脾氣也會變好,您和孩子的生活慢慢會春暖花開。 文/孟遷
下一篇:孩子什么不會才真的有危險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高情商讓孩子自然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