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我是一個3歲兒子和7歲女兒的母親。因為我們夫妻都在外工作,所以一直把孩子分開來養,前不久才開始搬到娘家附近一起居住。最近女兒經常會做出過于幼兒化的舉動,看到弟弟坐幼兒車,她也會哭鬧著要坐。以前勸她兩句還會聽,可現在完全沒用,甚至有時候還會掐弟弟。
在內心創傷痊愈之前,要始終關心孩子。本來只需要照顧一個孩子,現在則要照顧兩個,加上關系又不好,的確是讓人很頭疼的事情。不過這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發生的正常現象。好在姐姐能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有助于問題的解決。
孩子最好是能準確、迅速地將自己的好惡之情表達出來。你的女兒正在這么做。當然要制止女兒用掐弟弟的方式表達情感,以免給弟弟的身體造成傷害。但是媽媽也要知道,女兒心里受到的創傷,要比弟弟的肉體傷害大得多。要讀懂女兒的心境,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對于女兒來說,弟弟的出現搶走了父母對自己的寵愛,她難免會討厭弟弟,所以才會做出這些舉動。
看到不喜歡自己弟弟、妹妹的孩子,很多人都會覺得孩子長大懂事了就會好起來。這是一種一相情愿的想法。如果放任不管,孩子內心的創傷會越來越大,之后會變本加厲地“使壞”。甚至當孩子長大成人后,他會變成愛嫉妒,喜歡挑撥是非的人。
大人們經常會說,孩子們都是從我肚子里出來,我怎么會區別對待呢。但實際上確實會區別對待。弟弟妹妹一出生,哥哥姐姐們就自動變成了“大孩子”。但弟弟妹妹們即使變成了少男、少女,不少媽媽還是稱呼他們為“小寶貝”,始終把他們當小孩子來寵愛著。更何況在生第二胎的時候,媽媽已經是有經驗的產婦了。這些都是區別。
弟弟妹妹的出現會給老大帶來多大的創傷呢?可能是類似于宇宙爆炸般的傷痛。對于孩子來說,媽媽就是他的整個宇宙,可是自己的宇宙卻在愛著別人,照顧著別人,難怪孩子會怒不可遏。有人會說:“沒有這么夸張吧?”但事實的確如此。
老人們常說,這種感覺就像“老公帶著別的女人睡在你身邊”,可以說是痛不欲生。我認為家里的大孩子受到的傷害比這還大。我們成年人可以對老公發火、動怒,甚至是把他趕出家門,或者可以原諒他的所作所為,繼續一同生活。因為我們是成年人,有這樣的智慧和能力。可孩子們要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多一個弟弟或者妹妹,變成“大孩子”。
所謂的“大孩子”也是一個荒誕無比的概念。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有了弟弟妹妹,老大就要自動變成大孩子。從見到弟弟妹妹的那天開始,“大孩子”就要照顧他們、謙讓他們、凡事都要開始自力更生,甚至有時候還會被當做“透明人”。原來那么疼愛自己的親戚們,來到家里只顧著看新出生的嬰兒,對自己不理不睬。這也讓孩子辛酸無比。
都說剛出生的孩子可愛,但真有那么可愛么?他們喜歡哭鬧,分不清大小便,還會吐奶,那還沒長肉的臉蛋,在大孩子看來如同外星人。若是看著嬰兒可愛想摸一下,還會被父母制止。大孩子怎么可能喜歡上弟弟妹妹呢?說這時的老大是生活在地獄中,也毫不夸張。媽媽站在自己的角度,會說:“看,這是你弟弟,可愛吧?”可孩子能怎么會接受這個觀點呢?
即使是孩子,也知道眾人要互相依靠、互相照顧的道理。女兒都已經7歲了,早就明白這個道理了,只是內心深處不樂意這么去做。試著站在大孩子的立場上去思考吧!在成人世界里,前后輩之間也會有這樣那樣的矛盾。如果矛盾的焦點集中在“愛”上面,勢必會更加尖銳。
我的大女兒在兩歲左右見到弟弟的時候,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創傷,出現了嚴重的倒退現象。她開始堅持要用奶瓶喝牛奶,看到別人送給弟弟的衣服,都要拆開先穿一遍。只要是她想做的我都沒有阻攔。有一天,我對她說:“來,你也是嬰兒,也要穿紙尿褲啊。”結果,她真的躺在地上,讓我給她穿上。體驗了嬰兒的生活,她開始覺得并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好,要穿著不舒服的紙尿褲,還要吃沒味道的流質食品,還不能隨意亂走動。經歷過這些之后,女兒的狀況好了不少。
不過這并不是治本的方法,所以女兒還是會時不時地騷擾弟弟。2歲半左右的時候,我開始采取了新的手段。我不斷肯定女兒的優點,同時在她面前強調弟弟的各種不足,然后讓她自己去判斷應該怎么做。她發現弟弟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所以開始認可他、照顧他。到現在,她們姐弟倆的感情依然親密無間。
細心了解大孩子的心理創傷,你會發現孩子的每個行為都很了不起。媽媽理解大孩子,心疼她,關心她,會讓孩子安心許多。大孩子也是孩子,認可這一點之后,去好好觀察她的內心世界吧。
有些人訴苦道:“孩子都已經長大了,該怎么辦?”試著創造一下和大孩子單獨共處的時間吧。可以和他一起散步、一起吃冰激凌,讓孩子確信父母是愛著他的。
還可以一次性解決問題。你可以緊緊地抱著孩子,對他說:“媽媽真的很愛你,你是爸爸媽媽的第一個愛情結晶。”告訴孩子:即使弟弟、妹妹再受寵愛也是在和你一起分享,可你卻有一段時間獨享了父母的寵愛。
有些孩子會說,已經想不起那些久遠的事情了。這時你可以告訴孩子:“太陽下山并不代表太陽消失了。同樣,你想不起來并不代表沒發生過。隨便買的一件衣服,我們都會很珍惜。更何況你是老天爺給我們的第一份禮物呢。你想想我們會有多愛你啊?”
孩子不會在一朝一夕間改變。大孩子發脾氣的時候要理解她,愛護她,要時常抱著她。經過一段時間,她會好起來的。受傷的時間越長,治愈的時間也就越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媽媽也會一同成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也成長為一個能夠讀懂他人傷痛的人。只要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即使辛苦一點,人們也在所不惜。要懂得擁抱,懂得與別人分享愛。要認可孩子,去了解她的內心。只要媽媽能夠理解孩子的傷痛,大孩子就會慢慢成長。
下一篇:孩子喜歡同性父母如何應對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小學生最怕:成績差老師罵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