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隨著性發育早傾趨勢的出現,現在的孩子10歲左右就開始進入青春期,一種可稱為“關門綜合癥”的心理行為也會表現突出:孩子總愛關上自己房間的房門,抽屜、衣柜上鎖,還有令父母擔心的日記、神秘電話、短信、傳情紙條、情人卡、小禮物等,父母感到孩子變得陌生,難于溝通,其實這是青春期少男少女“閉鎖心理”的正常表現,家長不必大驚小怪。
小倩的媽媽在家教熱線中說:“我女兒活潑外向,原來一直大大咧咧的,小房間從來不關門,什么都愿意跟我說。但上六年級以后,和我說話少了,一下學就鉆進小房間關上門,說是功課多別打擾她。我的心里總是犯嘀咕,不知女兒在房間里做什么,很想闖進去看看,可又怕她反感,真不知該怎么辦啊?”
焦慮的老楊也說:“我兒子上初二了,我發現他最近怪怪的,以前他上網從來不關門,現在卻把房門關上,有時我特意不敲門進去,他都是特別驚慌地切換頁面,有幾次我偷偷查看他的瀏覽記錄,發現了一些成人網站的網址。青春期對異性產生好奇我也理解,但是現在網絡那么亂,真怕孩子學壞了,想跟他談談吧,我真不知道該怎么開口,要是不小心說錯了,還怕產生反作用,我該怎么辦?”
看來這絕非一家一戶的問題,青春期的孩子都可能給父母出許多難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可借鑒西方國家家教的某些思路,如:給孩子一個“房間時間”,即給孩子在自己房間里自由活動和獨處的時間。這對于青春期孩子的成長是大有益處的。“房間時間”的益處在于:
1.減輕孩子的心理壓力,不必在父母的目光監督下做事。
2.保障孩子自主安排學習和活動的權益,同時益于鍛煉其獨立思考和做決定的能力,并使他對自己的抉擇和言行負起責任。
3.保護未成年人的隱私權,允許孩子有自己的小秘密,沒有秘密的孩子長不大。
4.益于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這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當然,青春期的關門行為,也會有令人擔憂的方面,例如:在父母的視野之外是否會做出越軌之事?浪費時間耽誤了學習怎么辦?孩子言行不一、欺騙家長怎么辦……
允許孩子關門,不等于不管不教,也并非令其為所欲為,應對青春期的半大孩子,需要父母們的智慧,建議家長們注意以下幾點,可使親子關系更加真誠融洽——
1.家規協議:每個家庭應制定具體的家規和親子協議,在生活、學習、健康、上網等各個方面都應約法三章,措施得當;親子之間可相互監督,共同成長。例如,考慮將電腦放在客廳成人可看到的位置,家人輪流使用,也較容易管理。
2.尊重原則:家長進入孩子的房間應敲門,尊重他人私人空間是文明之舉;父母如發現孩子有異常時,可借著提醒孩子休息、送零食等查看,但不應與孩子發生任何沖突。
3.抽檢原則:父母可不定期抽查孩子的房間,但不應違規地亂翻,而是幫助整理和盡到監護人責任;如若發現有淫穢光碟、來歷不明的錢物等,應及時詢問,不可視若無睹。
4.寬容原則:未成年人成長過程中難免犯錯,應理解寬容,開誠布公進行交流和討論;但應區分錯與罪,掌握分寸,盡量防患于未然,才是對孩子的真愛。
5.親子溝通:形成親子溝通的習慣,建立起相互的信任,可使孩子敞開心扉。
6.與時俱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應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以便科學應對孩子可能出現的問題,才可真正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和稱職的父母。
孩子遲早會長大,讓我們從允許孩子“關門”做起,從小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我管理,學會做一名誠實正直的公民,這是比進重點校、考高分數更加重要的教育目標。
下一篇:“問題孩子”最需要的是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恐嚇”孩子有害無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