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頑皮的孩子總會出其不意制造出考驗家長修養和智慧的事情。好奇的、可愛的、無所不能的孩子們,每天都在創造著讓家長或欣喜或驚訝或憤怒或無可奈何的“事跡”,甚至每分每秒都在制造著“小麻煩”。身為父母該如何對待這些可愛的“搗蛋鬼”呢?
真道理: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心理特征,所謂孩子的“搗蛋”更有其重要的心理原因:
1.心理表現一:“那是什么?”——探索世界的方法。
新奇是幼兒探索世界的動力,在他們的“研究合同”上只有一句話:掌握全世界的秘密——他們要檢查所有的他們還弄不明白的東西。而在他們的檢查清單上,排列著他們最感興趣的東西:爸爸和媽媽的各種物品。探索不是什么壞事情,只不過它們總是伴隨著一些其他的結果。
2.心理表現二:“我做不到……”——孩子的能力有限。
由于自己能力不夠,經常把事情搞得一團糟,這樣的意外事故經常在幼兒身上發生,因為他們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對孩子進行細致的觀察對此有幫助:我的孩子究竟已經會做什么?還不能做什么?
3.心理表現三:“大人們就是這樣做的!”——喜歡模仿。
孩子們總是希望自己能像爸爸那樣做很多事情,又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嫻熟地倒果汁、推購物車、把鑰匙插到鎖眼里等等。小家伙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并且樂于給爸爸媽媽提供幫助。雖然這些行為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發育,但是并不一定總能給父母帶來快樂,在大多數時候更像是故意搗亂。
4.心理表現四:“我在這里!”——通過搗亂來引起父母的注意。
對于幼兒來說,對他的關注同吃喝一樣重要。如果他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就會采取反抗措施。這時候,孩子哪怕承受責罵,也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Q問:孩子從邁開小腳撒歡的那一刻開始就不時地制造出讓家長頭疼的麻煩。頭疼歸頭疼,換個角度想想,孩子身上所謂的優點和缺點是辯證的。從表面上看調皮搗蛋的孩子實質可能包含著許多潛能,家長應該怎么培養孩子的這些潛能呢?
真道理:
1.潛能一:繪畫。
搗蛋表現:才入住沒多久的新房子,不知道什么時候客廳的墻上多了幾條長長短短粗粗細細的蠟筆線。天天爸爸發現后,怒火中燒掄起巴掌就給天天的屁股來了幾下,要知道這房子的裝修凝結了天天爸爸3個月的心血,就這樣被淘氣的孩子破壞了。事后媽媽問天天為什么這么做?天天委屈地說幼兒園里的墻就是彩色的,他想把家打扮得和幼兒園一樣漂亮??粗焯旒t紅的小屁股,爸爸覺得有點后悔當時不應該那么沖動。
發掘方案:首先安撫傷心的孩子,肯定他畫得不錯。其次讓孩子明白畫畫要選擇地方,即使是打扮自己的房間,也要先問問爸爸媽媽。然后再給孩子準備足夠大的紙張和畫筆,滿足孩子愿意畫長線的愿望。對于孩子來說,愛好就是學習繪畫的啟蒙,如果父母一直對他的涂鴉抱怨不已,那這一點繪畫智能就很有可能被扼殺在搖籃里,所以看見孩子畫在墻上的“拙作”,父母先要保持冷靜,問清楚以后再做判斷。
2.潛能二:舞蹈或運動。
搗蛋表現:媽媽下班回到家,就被房間里的場景嚇了一跳,她發現自己的大床上有3個小姑娘穿著鞋在蹦蹦跳跳,除了自家的丫丫,還有同個小區的兩個小女孩,空調毯不知何時變成了大家的跳舞裙。而保姆周姨卻在外面看電視,她尷尬地說:“我不知道你這么早回來,我打算在你回來前收拾好的?!眿寢寶獾脹_進房間一下子就把3個小孩拎到了地上,丫丫被結實地訓了一頓。
發掘方案:媽媽愛干凈固然不錯,但是也要原諒丫丫的頑皮,畢竟女孩子愛唱唱跳跳也很正常。為此挨罵會讓小孩心生陰影,孩子的玩劣可能由此止步,但有可能她會用更倔強的姿態來面對你的粗暴。所以除了告訴她不能把床當舞臺之外,還應當創造條件讓她玩得自在,比如購置充氣式地墊,讓丫丫在地墊上玩耍,也可以帶丫丫去參觀兒童舞蹈班,或者帶她去運動學校看看,看看是不是有點舞蹈或者運動天賦。這一類的智能就是這樣開始培養的。
3.潛能三:科學技能。
搗蛋表現:欣欣的爺爺家養著很多植物,有高大的海芋,有漂亮的四季海棠,有石榴還有綠綠的富貴竹。每次欣欣都會圍在爺爺身邊,看爺爺把植物搬進搬出、澆水、松土,也就忍不住兩只小手偷偷摸摸跟著擺弄,他常常制造點小麻煩,讓爺爺哭笑不得。有一次大家發現海棠的盆子里冒著熱氣,過去一看原來欣欣把自己喝的溫開水都倒到海棠盆子里了,那是爺爺最喜歡的海棠花,于是他就給欣欣立了條規矩——絕對不準靠近花草,否則打屁股。
發掘方案:這樣的處罰似乎嚴厲了些。換個角度看,欣欣并不純粹是淘氣,那天他聽見爺爺嘴里嘀咕著要給植物澆水,才去‘捷足先登’。至于溫水,更是孩子的好意。“媽媽說小朋友要喝開水?!毙佬雷约哼@么解釋。所以為人父母,永遠不要對孩子失去耐心,在你的誘導下,孩子出格的行為也很容易得到解釋。欣欣的爺爺如果愿意教欣欣一些基本的常識并給他實踐的機會,欣欣一定會樂于學習。一個愿意探究植物生長奧秘的孩子,長大后成為科學家的可能性很大哦。
4.潛能四:邏輯探索能力。
搗蛋表現:揚揚喜歡各種各樣的汽車玩具,可到了手的玩具最后都離不開一個厄運:摔得七零八落,“尸橫遍野”。父母如何勸說,他依然我行我素。那天又把姑姑生日送的遙控警車給摔壞了,爸爸一氣之下,給揚揚一頓教訓,揚揚哭得‘蕩氣回腸’,爸爸也頭疼不已。
發掘方案:喜歡拆東西的孩子讓人頭痛,看著好好的東西變成一堆零件,有理智的人都會覺得來氣。但這是孩子的杰作,你不能用成人的目光來判斷好壞。正因為有好奇心,孩子才會這么做,如果他能無師自通學會安裝,那你家一定有一個小天才。所以看著孩子一直走彎路把好東西給拆了,不如給孩子買兒童專用的拆裝玩具。喜歡拆拆裝裝的孩子往往邏輯能力和探索能力都很強。
5.潛能五:交際智能。
搗蛋表現:佳佳簡直是個小事兒媽,無論發生什么事都要擠著小腦袋搞清楚。大人聊天,她口齒不清是非不分也要參與其中。佳佳膽大不怕生,特別喜歡到別人家串門,甚至玩到了吃飯時間都不肯回家,好幾次都在別人家完成了晚餐,這讓平時行事規矩的父母倆尷尬不已。真不知道怎么生了這么一個愛軋熱鬧的孩子。所以,現在只要佳佳提出想出門玩,媽媽就毫不客氣地說不行,任憑佳佳哭鬧。
發掘方案:也許父母覺得孩子“太野”,反過來看佳佳是個性格活躍的孩子,只是缺乏一些引導,容易讓人覺得沒“教養”,父母是不是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呢?現在社會,人際交往是一門大學問,佳佳能在別人家蹭到晚餐,這說明她還是個討人喜歡的小女孩。所以,如果對方父母不介意,不如你也可以找個機會把他們的孩子請到家里來玩,由佳佳做一次東。這樣既增加了孩子間的交流,也給父母間搭起情感平臺。奉勸父母,千萬別把孩子管得太緊,以免失去交際智能的培養。
6.潛能六:動手能力。
搗蛋表現:奇奇很喜歡“玩家務”。每次媽媽動手包餃子,他都嚷著要參加,媽媽總是嫌奇奇礙事自己一人動手,奇奇就偷偷拽了一塊小面團放在手心里玩,等到媽媽發現的時候已經把面粉揉成黑面團。奇奇還搶著掃地,結果地沒掃成,卻把垃圾筒給捅翻了,害得媽媽多了一件家務活。于是媽媽就對奇奇吼了起來:“走開走開,再搗亂媽媽就打你了!”
發掘方案:為什么媽媽不能對奇奇的熱愛勞動耐心些呢?有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太懶,什么家務都不會做,那么孩子表現出勞動的主觀能動性后,媽媽為什么要粗暴對待呢?不妨給孩子制造一些“玩家務”的機會吧,表揚他的進步而不是專門挑他的不足。要知道4歲的孩子拿著比他個子還高的掃帚掃地是一件吃力的事。他的樣子雖然笨拙,但是也不失可愛,只要你肯靜下心來認真欣賞就會這么發現。孩子的勞動智能會在你的引導和耐心下慢慢養成。
7.潛能七:觀察力。
搗蛋表現:女孩一蘇的記憶力和觀察力非常好,她常常會發現大人說話的漏洞,以“糾正”大人的口誤為樂。久而久之她就養成了“小大人”的脾氣,不分場合發表言論,家里人都認為一蘇聰明而乖乖接受她的“教導”。可上次一蘇和媽媽遇上媽媽單位的領導,一蘇糾正了領導那半吊子普通話半天,最后領導尷尬離開,媽媽也尷尬萬分,誰讓自己的孩子太較真,越想越氣,她回去把一蘇狠狠地數落了一頓,并警告說以后在家也不準當大嘴巴,否則打屁股,一蘇委屈地大哭一場。
發掘方案: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她并不知道如何對外人察言觀色,這個尷尬其實也是你自己造成的——平時的不作為。如果轉念想想就應該表揚她的細心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她的監督,也給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同時可以使成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規范,從本質上說,這是件好事。當然,大人在平時生活中掌握好挑刺的度,有些尷尬就可以避免。畢竟大家見多了小迷糊孩子,這樣心肝靈清的孩子很討人喜歡。所以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尷尬而呵斥孩子,從而使孩子失去觀察智能的鍛煉。
真道理:
1.面對一般的搗蛋——給禁令留一條出路。
給孩子制定了各種禁令,當然能有效地阻止他的愚蠢行為,但是別忘了給孩子留一個出口,他們可是有反抗意識的。不要用死路一條的態度禁止他做什么事情。大人要采取適可而止的態度,沒有什么危害的事情就聽之任之吧,而且還要適當地鼓勵孩子。如果大人只知道禁止孩子做一切事情的話,那么同時也在扼殺他的學習和探索精神。如果他什么都聽大人的,什么都不去動、不感興趣的話,可能一個小愛迪生就這樣被大人給毀滅了!
2.對于危險的搗蛋——預防措施勝過擔心和補救。
(1)看住孩子,起碼也要盡量減少他不在大人視線里活動的時間,這是避免孩子“搗亂”的最穩妥的辦法。大人還要不時地給他一點正確的引導。但大人必須清楚,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不足以抵消他腦海里的種種古怪念頭,3秒鐘沒照顧到他,他就可能把筷子插進電源插孔里。
(2)要用清楚明白的語言來拒絕他的古怪舉動:“不行,寶兒,你不能靠近插座和水龍頭!”這也是預防的一部分。當然這些話就要多重復才能起到作用,只說一兩次,孩子絕不會把它記在心上。
(3)親自嘗試。假如大人不想看到孩子亂摁微波爐的操作按鈕,那就趁早演示給孩子,讓他看你是怎么操作微波爐的,并且在你監護之下讓他親自摁一摁“啟動”的按鈕。他摁個十次八次以后,微波爐就不再是他的興趣所在了,你看他還對什么感興趣,就帶他認識什么去吧。
(4)帶著孩子多熟悉熟悉他們的生活,特別是常用的、常見的、貴重的、脆弱的東西,經常讓他主動地看看,接觸一下,他就不會用自己的方法去認識它了,至少,寶兒的“搗亂”會少一點。
* 小 結 *
沒有一個孩子不淘氣搗蛋的,但不能將此作為孩子的缺點,頑皮之中往往蘊含著創造,是孩子智慧發展的原始動力。如果每一位家長能正確地對待孩子的頑皮行為,進行科學指導,那么,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在頑皮之中激活和培養孩子的智慧,可能是孩子成才之路上的第一桶金。
下一篇:給調皮孩子多些寬容與鼓勵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是孩子真的變壞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