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兒子小時候很愛洗澡,每次都要在浴室玩很久才肯出來。可上小學以來,他卻越來越不愛洗澡了,常一周不洗澡,身上經常有一股汗臭味兒。我和他爸道理講了一籮筐,正著講,反著講,哄騙、誘惑、強迫,各種能想到的方法都用過了,結果,兒子不但沒改正,反倒對我們越來越反感。
后來,我向一位做心理咨詢的朋友求教。她給我出了一個主意,讓我堅持一周不洗澡,讓兒子來聞聞我身上和頭發的味道。如此表演一番,但什么話都不要多說。
這招還真行,我“表演”過后,絕口不提“洗澡”二字,也不提醒和督促兒子,沒想到兒子在聞過我身上的味道后,竟馬上主動要求洗澡了,并讓我也洗澡。
這件事令我感觸頗深,有時,家長會陷入“說教”的誤區。事實上,有些錯誤及不良行為的后果,是孩子們不能通過語言來理解和體會的,畢竟他們還很小,有太多的東西需要經歷和體驗。自那以后,我開始試著少跟兒子講道理,多給他“演”道理。比如:去醫院探望親友,他會懂得健康的重要;遇到挫折,我和他爸微笑面對、平淡樂觀的態度,勝過一百個精心挑選的勵志故事。
生活中方方面面很多的道理,過多的說教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壓力。少講道理、多“演”道理,孩子的體會和理解也許會更深刻。
下一篇:男孩精力發泄就是“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注意兒童心理發展的協調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