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一眨眼的工夫,寒假就過去了,中小學生又要回到學校上課了。有些孩子可能時刻準備著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但不少孩子卻因仍沉溺在假期的玩樂中,無法收心,一時難于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兒童青少年心理門診副主任醫師吳歆稱指出,中小學生在長假后易患上假后綜合癥,不少孩子產生厭學情緒,假后該門診一天能接診到2~3個這類學生。吳歆提醒,開學前一周家長要積極主動地引導小孩去適應學習環境,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迎接新學期。
現狀
好孩子竟然不想上學
3月1日是大多數中小學開學的時間,但是家住在西鄉塘區的吳女士卻憂心忡忡。寒假里,11歲的兒子軒軒經常約同學到家里玩電腦,一玩就是一個下午。有次,吳女士走近一瞧,軒軒玩的正是在孩子中最為風靡的“賽爾號”游戲。軒軒是個乖孩子,早早就把寒假作業做完了。做完了作業,軒軒就開始玩起了這個游戲。隨著開學時間的臨近,軒軒對“賽爾號”游戲越發癡迷。
近段時間來,軒軒幾乎從早到晚都坐在電腦前玩,吃飯時間也端著飯碗玩。“軒軒,過幾天就開學了,不能老這樣玩下去,現在應該調整作息時間了”,吳女士耐心地勸說。“媽,你別管,我的賽爾號才59級,修煉得還不夠!再說了,上學也沒什么意思。”軒軒頂了一句。吳女士一聽這話,頓時氣得直跺腳,直接就把軒軒的電腦強制關機了。為此,母子兩人現在還冷戰著。軒軒看到媽媽氣成這樣,也不敢開電腦,只是每天對著電視發呆,無精打采的。吳女士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孩子收不起心,這可怎么辦啊?
無獨有偶,莉莉的情況更為嚴重。莉莉今年12歲,是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因為上個學期和同班同學產生矛盾,大鬧了一場。從此以后,莉莉再也不愿意上學了,經常以頭痛或生病為借口,如果強迫她上學的話,她就哭叫吵鬧,糾纏不休。情況更為糟糕的是,過了一段時間,莉莉一到學校就出現腹痛、惡心、昏昏欲睡等情況。去到醫院檢查,結果是莉莉患上了“厭學癥”,為此父母給她轉了好幾個學校,但效果并不明顯。父母想著,經過這個寒假的好好“休養”后,莉莉應該可以去上學了。誰知,一提到去學校,莉莉又是哭鬧交加。莉莉的父母只能再次將她送到醫院做心理疏導。
分析
玩性大發引發厭學
吳歆告訴記者,引發中小學生“假后綜合癥”的原因很多。其中,“假后孩子能獲取更多的利益”是造成他們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
寒假一到,又是春節。很多中小學生歡喜雀躍,早在心理盤算著如何放松歡喜地過長假了。春節期間,孩子們更是玩性大發,跟著父母到處拜年拿紅包,或隨著家人到外地旅游。孩子畢竟是孩子,定性不夠,面對各種好玩游戲的誘惑、面對著優美的風景名勝,自然就會盡情玩樂,甚至忘乎所以。所以當一想到要開學,這些即將要離開的時候,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還有就是,春節期間,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受到了很好的照顧。以至于對家庭產生過度的依戀。此外,一些中小學生會經常聚集在一起,大談今年收了多少紅包。以至于一些家境不好的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感到失落,整天抑郁嘆惜,焦慮不安,連學也不想上了。
出招
家長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
吳歆稱,超過1%的學齡兒童、青少年拒絕上學,特別是在6~7歲和10~12歲的孩子。拒絕上學的高峰期就在長假過后。
吳歆說,孩子在父母和校方知情的情況下拒絕進入學校或不能維持在學校整天的學習生活的,都會不同程度損害孩子的個人和家庭功能,導致學習成績下降、社會功能紊亂、家庭關系紊亂等。據其嚴重程度可分為7個等級:威脅或哀求不上學;早上反復出現回避上學行為;早上反復“耍賴”,需要陪同上學;偶爾不上學或缺課;反復交替出現不上學、缺課;在一個學期中一段時間完全不上學;完全長期不上學最終可能導致輟學。吳歆告訴記者,當孩子出現前面三個等級的癥狀時,家長就應該提高警惕,及時對孩子進行疏導。
對于已經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家長不應該過于焦急。此時,父母要及時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作為父母還應給孩子以信心,要讓孩子明白假期過后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所以要適當地控制小孩玩游戲、看電視,消除孩子失落的心理,讓他們適度緊張起來。對于獨立能力差的孩子,要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盡量讓他們多做一些家務。在開學前一天,父母可和孩子一起準備新學期的用具和衣物。開學當天,父母可同時陪護孩子去學校。
另外,家長可建議孩子建立一個近期的學習目標。一般春節過后,中小學生都會學一些新知識,家長可以適當要求小孩學多一點新知識,并給予適當的獎勵,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吳歆提醒各位父母,漫長的寒假中,不少孩子已經有些散漫,父母需在開學前一周幫助孩子調整好生物鐘,恢復上學時的作息習慣。很多孩子在假期里容易養成晚睡晚起的不良習慣,家長要及時幫孩子改正這種不良習慣。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與新學期作息時間一致的“作息時間表”,和孩子一起按作息時間休息。
專家提醒,當孩子厭學情緒較為嚴重,出現頭痛、惡心、腹痛等癥狀時,應及時趕往醫院檢查。
假期里玩“瘋”了,有些孩子一聽到“學習”二字就無精打采。
下一篇:變孩子的“反抗”為獨立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易被“大尺度”廣告催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