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寶寶哭泣總是因為有不快的感覺。爸爸媽媽接受到寶寶的這一信息,一定會到處尋找孩子哭泣的原因并給予適當(dāng)?shù)奶幚恚@就是父母的體諒。而孩子的體諒也正是從這時開始的。
在這種親子間溫暖的情緒之中,體諒之心漸漸地在孩子的心中萌生出來,并且將成為孩子今后人際關(guān)系的基礎(chǔ)。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就建立起溫暖的親子關(guān)系,這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體諒和意欲有個明顯的不同之處,即意欲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旺盛地表現(xiàn)出來的,而體諒之心卻并非馬上就能夠出現(xiàn)。因為,孩子的年齡越小就越只顧自己,所以,最初的體諒只不過是個小嫩芽而已。
在父母的體諒中成長的孩子,過了3歲之后,看到小朋友在哭,他也會跟著哭起來;看到小朋友笑,他也會一起笑起來。這就是體諒的表現(xiàn),也稱之為共感性。到了6歲左右,見到小朋友遇到了什么麻煩,他會非常自然地主動去幫助。
對這樣的孩子,如果詳細(xì)了解他的成長史就會發(fā)現(xiàn),父母一定是從孩子嬰兒期起就開始注意體察其情緒,并給予相應(yīng)的照顧,同時充分地讓孩子享受到撫觸的溫暖。
具有體諒的育兒方法就是:設(shè)身處地地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充分體察孩子的心情。
孩子的要求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個是對物質(zhì)的要求;另一個是在大人的身上撒嬌。對于前者必須加以一定的限制,而對于后者,父母們最好盡可能地給予滿足。
孩子撒嬌最頻繁的時期是1~3歲。當(dāng)孩子心里感到不安時,他會坐到媽媽的懷;累了、困了、身體不舒服了,也會坐到媽媽的懷里。有時夜里,孩子還會鉆進(jìn)媽媽的被窩,這恐怕是做了可怕的夢,來尋求媽媽的撫慰。當(dāng)愿望被滿足之后,孩子的情緒獲得安定,便又能平靜地入睡了。
安定的情緒是孩子心靈成長中不可欠缺的重要保證,所以,當(dāng)孩子渴望撫觸時,媽媽應(yīng)該給予充分的滿足。這樣做難道不會培養(yǎng)出一個嬌氣十足的孩子嗎?這種擔(dān)心可以打消。因為被充分接受撒嬌的孩子情緒安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他也不會總是纏著媽媽了。(林遞成)
下一篇:“延遲滿足”培養(yǎng)孩子的好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的錯誤行為是階段性的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