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嗎?
現在,人們有了孩子后,肯定都會去買嬰兒床。但是,等孩子慢慢大了,嬰兒床就幾乎用不上了。看著占據房間一角的嬰兒床沾滿灰塵,很多母親都會后悔地抱怨:“當初買它干什么呢?”
在國外,嬰兒床是產婦必備的育兒用品之一。從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培養孩子獨自睡覺的習慣,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我的一個朋友在留學法國的時候與法國人結了婚。在生了第一個孩子以后,在孩子睡覺這個問題上,夫妻倆出現過很多分歧。丈夫和婆婆自然是希望孩子自己睡,即便孩子突然哭醒,也不會馬上把孩子抱起來,而是等他哭得差不多了再去哄。因為我朋友身邊沒別人可以交流,所以她也只能按丈夫和婆婆的意見去做。可她后來告訴我:“剛開始讓寶寶自己睡的時候真是很擔心,可慢慢也就適應了。寶寶自己在小床上睡,不會被大人吵醒;而且哭了不用抱,變得一點兒也不纏人。”
西方的研究結果表明,幼兒和母親一起睡,反而會導致幼兒睡眠質量下降。那么,是不是從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睡更好呢?
沒有好與不好,只是文化的差異
孩子不同的睡眠習慣體現出文化背景的差異。在重視“自我”的西方,“個人意識”代表的個人比“我們”代表的集體更受重視,因此不提倡母親為孩子無條件地奉獻。對西方人來說,夫妻間的性生活、母親自己的生活品質都是和育兒同等重要的事情。由于西方人普遍認為,按自己的方式生活是最基本的人生目標,所以,父母優先考慮的是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意識;而在東方,特別是亞洲國家,雖然也強調“自我”,但更重視“我們”所包含的價值,普遍認為作為個體的“我”和集體中的“我”應該是共存的。比如在韓國,韓國人習慣不說“我的媽媽”,而是“我們的媽媽”;既說“我的愛人”,也會說“我們的愛人”。
在“我們文化”根深蒂固的韓國,為了育兒,夫妻在孩子2歲前完全放棄性生活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誰都不會認為這樣的夫妻就彼此不相愛了。母子情勝過夫妻間的性生活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這里并不是說哪種文化好哪種文化不好,而是表示我們應該更多地從文化差異的角度去看待這類現象。
讓孩子自己睡時最重要的兩點
無法判斷東西方兩種育兒方式中哪種方式更好的另一個理由是,孩子各有各的特點,睡眠情況也不盡相同,最適合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越讓他自己睡他越哭、越需要哄,讓媽媽感到很累;而有的孩子很習慣自己睡,媽媽因此感到很輕松,反而覺得孩子更可愛了。所以,睡眠方式其實是由孩子的個性特點、父母的養育方式和價值觀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不必為此感到煩惱,讓孩子自己睡時,只要注意以下兩點就可以了:
第一,孩子自己睡的時候,媽媽會擔心嗎?雖說孩子自己睡有著培養獨立自主意識等諸多好處,但如果媽媽覺得不放心,那么還是先一起睡,等孩子大些了再分開睡比較好。
孩子自己睡時,更多的困難其實在媽媽這一邊。因為我們自身的文化背景問題,和孩子分開后會非常的擔心。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強迫自己離開孩子,母親會產生深深的不安和愧疚感,進而誘發育兒心理壓力。這對孩子肯定也是不好的。
第二,要考慮孩子是否能適應離開媽媽。生性膽小的孩子是不可能離開母親獨自入睡的。雖然不同的孩子存在個體差異,但在發育過程中都有一個依戀母親的階段。考慮到這些因素,如果孩子自己睡不著還要強迫他一個人睡,孩子的情緒發育會出現問題。還有的母親認為:“別人的寶寶都能自己睡,我的寶寶為什么不行呢?”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固有的天性,就連親兄弟之間也是不一樣的。
從孩子發育的角度來看,出生百天內,媽媽和孩子一起睡是比較安全的。這是因為嬰兒還不具備頸部支撐的能力,一個人睡時存在窒息的風險。
總的來說,能夠放心讓孩子單獨睡的時候才是和孩子分開睡的最佳時期。如果分開睡讓媽媽感到不安,則說明時機尚未成熟,不妨等等為好。
下一篇:如何引導獨生子女釋放情緒?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家有“小偷孩”父母怎么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