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讀者:孩子總偷拿大人的錢,和她交談了幾次也不改,請問該如何溝通?(編輯進一步與該讀者溝通得知,這位讀者的孩子今年上小學六年級,從三年級開始出現這種現象,每次拿錢通常是請同學、朋友玩,或不斷重復地買各種筆、本等用具,即使家里已有一堆還買,然后藏在自己的箱子里,并不使用。有時拿錢并不花,只是拿在手里感到踏實,自己也控制不了自己。)
黑龍江省衛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心理咨詢師李新華:您的孩子出現拿家里錢的行為已有三年時間,這期間是童年期到少年期的重要過渡階段,是自我意識發展的形成期,是正確樹立自我意識的認知期。此期間,孩子對父母和教師的依從關系明顯下降,而注重的是與朋友間所共有的價值觀,關注自己在同伴中的威信和地位,更重視同伴對自己的評價。且此階段生理發育加速,提早進入成熟狀態,但心理發展速度卻相對緩慢,使得兒童的自我調節能力脆弱,引起心理發展上的種種矛盾,并易出現心理及行為偏差。初步分析:1.可能用錢來鞏固與同學之間的良好人際關系;2.由于心理斷乳并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父母的支持和保護,但卻得不到理解與關注,借此行為彌補情感上的缺失。
建議:
1.加強親子溝通,以友相待并尊重孩子的自主權,滿足孩子愛與尊重的心理需要。
2.支持孩子正確的觀點,協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3.了解孩子的交友范圍,幫其選擇好朋友,并加強與其好友的溝通,以便及時掌握孩子的思想行為變化。
下一篇:“斜眼”看世界不是我的錯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序:給56歲孩子媽媽的贈言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