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如果父母實在難以壓抑心中的好奇心,直接對孩子說出來好了,開誠布公總比偷偷摸摸好吧?說的時候就不要擺出一副命令的語氣了,蹲下來,以一種知心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溝通,相信大多數(shù)孩子都會跟父母講出自己的知心話。
說到隱私權,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大人的專利,至于孩子也有隱私權就不以為然了。其實孩子在3歲左右就開始有自己的小秘密了,而且很在意自己的小秘密。兒童是獨立的個體,當然也有隱私權,他們不想讓他人知道的秘密就是個人隱私。時下很多家長會因此而驚奇:“呵,小家伙也有秘密啦!”有些家長過于好奇,或擔心孩子“瞞人沒好事”,甚至費盡心機也要破解孩子心中的小秘密。有的家長還覺得,孩子在父母面前不應該有任何隱私。這些觀點和做法都很欠妥,隨意揭露孩子的隱私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及人際關系造成嚴重的傷害。
為了維護兒童的隱私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30條做了明確規(guī)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針對隱私權的問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家庭做得都不夠。其實3歲左右的孩子已經(jīng)有獨立的人格和心理,父母應該給他們獨立的空間,無論是誰都不應該任意地去限制他們,更不應該以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去任意揭露他們的隱私。事實也證明了,那樣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極為不利的。
貝貝是一個上六年級的女孩,開學后不久她在日記中寫下自己對班級某男生的好感。一天她上學走得匆忙,把那本日記落在了家里。媽媽偷看到以后,不僅不認為自己偷看女兒日記是不對的,反而激烈地責罵女兒,還把日記交給了老師,老師嚴厲地批評了貝貝,事后學校里幾乎所有的同學都知道了這件事。貝貝非常傷心,感到?jīng)]臉見人,最后跳樓自殺了。
貝貝的心理其實沒什么,是青春期的正常反應,沒什么見不得人的,媽媽卻大張旗鼓地批評貝貝,以致最后釀成了悲劇。父母偷看孩子日記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見。長期以來,孩子的隱私之所以得不到父母的尊重,首先是父母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會有隱私權;再者,對于父母來說,孩子是弱勢群體,在面對父母對自己隱私的侵犯時,往往只能是無助的沉默。孩子的隱私意識客觀上加強了正確區(qū)分自己與他人及身外事物的能力,從而使他們的個體意識得到強化。有了隱私是孩子長大的一個標志,一個孩子如果沒有體驗過被尊重的感覺,他就很難學會去尊重別人。
尊重孩子隱私還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一定的隱私意識能使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屬于自己的空間,有利于形成獨立的個性。一項對3~6歲幼兒的調(diào)查結果顯示,有隱私意識的孩子往往比沒有隱私意識的孩子更聰明,他們的適應能力也普遍比后者強。以下是一些有利于保護孩子隱私的做法,希望對父母有一些啟發(fā)。
1. 尊重孩子渴望獲得獨立空間的需求。一個屬于孩子的房間,哪怕是一張桌子,一面墻,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布置;
2. 不要在孩子的個人日記里尋找什么。如果父母懷疑孩子有需要進行干預的行為,直接問他好了。
3. 父母以身作則。父母之間可以有一些小秘密,相互尊重對方的隱私,不要相互指責、猜疑,必要的時候,可以把秘密拿出來分享,聽聽孩子的意見。
4. 即使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秘密,也要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要拿出來批判、揭露。
下一篇:孩子的天賦需要相應的發(fā)展環(huán)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當心孩子感覺統(tǒng)合出了問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