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學三年級學生楊明,聰明伶俐,反應很快,可是不專心,每次寫作業往往寫幾分鐘就起來東走西走,每小時至少五六次以上。就這樣,一小時的時間差不多一半用在了閑逛上面,即使有時候在媽媽的強壓下不能起身,勉強埋頭寫作業,可是只要媽媽一離開房間,楊明立刻我行我素。母子經常為此引發“戰爭”。——引自齙牙兔兒童情商樂園學員檔案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家長對孩子寫作業拖拉十分頭疼,專家認為,孩子寫作業拖拉有很多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導致:1、自我管理習慣不良2、學習能力失衡發展3、生理原因4、對課堂知識把握欠缺5、情緒原因,但大部分是由于自我管理習慣不良造成的,不屬于智力問題,而是屬于家長們不太重視的情商問題。
遞減法改掉壞習慣
情商訓練師王婷說,兒童的不良行為,若是屬于初犯,可以運用忽視、不直接作反應的方法來消弱。但事實上,真正初犯就被注意到的不良行為很少,多數是出現好多次以后才被發覺。像楊明這樣已經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不專心的習慣是長期養成的,父母或老師發現、求助的時候,已經相當牢固。可是一般父母或老師往往忽略這項關鍵因素,恨不得馬上改善。因此,會把兒童所要改善的不良行為的標準定得很高、很嚴格、很硬性,形成雙方對立的尖銳形勢。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家長正確的做法是千萬不能著急,應該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王婷針對楊明的情況給楊明媽媽開出了方案:
第一步:媽媽與楊明約法三章,如果楊明寫作業時,每小時能減到3次之內的離座次數,就可以允許看電視,否則就禁止看6點鐘的動畫片(因為6點鐘的動畫片對楊明非常有吸引力,是他每天的必修項目。)結果第一星期有3天達到標準,三星期以后可以完全做到。
第二步:等楊明能完全做到每個小時離座不超過3次的標準時,再把標準依次提高到2次、1次。就這樣,3個月以后,楊明終于改掉了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培養好習慣需要用加法,持續21天就會開始養成;矯正壞習慣則需要用遞減法,逐步減少不良行為的次數。
鼓勵法強化進步
在這個方案中針對孩子每次的進步,家長都要進行及時的鼓勵來強化他的這種行為。強化孩子的閃光點這種方法對一二年級的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十分有效的,鄭菲的媽媽對此頗有感慨,“我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過程中,用的最多的方法就是發現孩子一個小的閃光點就要進行適當的表揚和夸大。比如有一次他在寫作業時專注力很好,事后,我對他進行了表揚,在和朋友的聊天中經常會有意無意地當著孩子的面夸他是一個學習時專注力很好的孩子。這樣使孩子意識到‘我是一個專注力很好的孩子’,他會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慢慢地孩子的專注力就得到了提高。現在鄭菲放學后先休息一會,自己主動去寫作業,而且寫作業時很專心,效率很高。我也用同樣的方法使他對學習有了一定的主動性。”
養成良好習慣注意五點
小學一二年級是養成學習習慣的關鍵期,而家長在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為防止孩子寫作業拖拉,專家給出建議:
首先家長要認識到一二年級的家庭作業作用是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和態度;避免將其變為一種負擔和懲罰。
第二,根據孩子的年齡、個體的需要來制定規律的學習時間。最好是跟孩子一起來制定。
第三,在寫作業之前,讓孩子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如上廁所、喝水、削鉛筆等。
第四,家長要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讓孩子養成獨立寫作業的習慣。
第五,一定要及時發現孩子在寫作業時的閃光點(即你所期望的行為),進行適當的表揚來強化這種行為。
另外,學習習慣包括很多內容,如果把每種習慣都作為重點來抓,一定會事倍功半。因此,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個體情況,每個階段重點培養孩子的一、二種學習習慣,并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強化,使他們逐漸養成多方面的良好學習習慣。
下一篇:如何面對愛冒險的孩子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應關注孩子的心靈成長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