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Angel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尤其是幾位老人,更是寵愛有加,從不讓寶貝自己動手,去哪里都跟著兼做“保鏢”,深怕照顧不周,“怠慢”了這位小祖宗。
有一回晚飯,小Angel破天荒地提出要自己吃。哪想姥姥一聽,立馬哄到:“哎喲,小祖宗,這碗滑,一會磕傷了手,還是姥姥喂你啊?!敝T如此類的事時有發生。小Angel就這樣在全家人的呵護下“安全”地成長著。
隨著年齡的增長,Angel出落得像個小公主,只是脾氣性格不好,特別膽小,愛哭,稍有不順心的就愛耍性子,做什么事情都要大人跟著,更不敢放開膽子和同齡小朋友玩耍。
別的小朋友都越大越懂事,小Ange是怎么了?是哪個環節出錯了?Angel的父母備感焦慮。
糾錯: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對于外在的世界更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興趣與好奇,探索周遭的一切成了他們這一時期的成長主題。而現實生活中當寶寶用語言或行動來表達“要自己干”這樣的意愿時,仍有不少家長用“你現在干不了”;“小心摔著”;“這個不好玩”等等充滿愛意的話阻止了寶寶的探索。久而久之,寶寶開始感到無能與無助,在他們的眼里,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大人的協助才可以完成的。殊不知,那一句“自己來”正是寶寶自我意識及獨立意識萌發的信號。
判斷:自主性的表現
自主性主要表現為自我服務、自主判斷與決定以及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學齡前的寶寶而言,自主性主要體現在自我服務與自主判斷與決定上,而對自己行為負責是一直延續到青春期乃至成年之后都要時時謹記的。我們可以從自我服務、自主判斷與決定以及對自己行為負責三個方面來看待寶寶的自主性發展指標。
自我服務(3-6歲)
能自己穿衣、吃飯以及洗漱,3歲之后開始學習自己洗澡,有穩定的生活常規。
愿意自己選擇服裝的顏色與簡單款式,有偏好的顏色等。
喜歡跟隨成人做些簡單家務,例如擦桌子、放碗筷等。
能自己收拾玩具,喜歡把玩具箱放置整齊。
在家庭生活中擔負一定的固定任務,并能遵循要求完成,例如:每天都要和爸爸出門扔垃圾。
愿意不斷學習并增進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喜歡關注別人的需求,愿意按照別人的喜好服務他人。例如:知道奶奶牙齒不好,要吃軟一些飯,會記得提醒媽媽注意。
在吃可口食物時候,愿意及時與他人分享。
自主判斷與決定(3-6歲)
理解并用如“愉快”、“悲傷”、“驚奇”等詞匯和人交流情緒。寶寶能懂得人有時會發怒,這和人會高興一樣的普遍。
認識情感表達和行為之間的關系,逐漸能理解別人行為的意義。例如:寶寶能夠明白有的孩子會用打別人來緩解一下他個人的生氣情緒,但同時他也可能會遭到回擊。
學會在不影響、傷害別人的前提下,適當發泄緊張情緒。
學會敏感地察覺他人的情緒和需要。例如:能知道不停發出噪音會使得周圍的人不高興。
在與同伴游戲玩耍時,有號召力。
愿意為游戲制定規則,并能隨著游戲的進行,學習維護與協調規則。例如:游戲是4個小朋友才能玩的,如果只有3個人,是不是就不能進行游戲了呢?
4歲之后開始有依據地與成人爭論問題,例如:媽媽的規則是除了周末晚上都不可以超過9點半入睡,那么寶寶要求周五晚睡,因為是周末了。而不是用簡單的哭鬧來要求晚睡。
有穩定的好朋友。
愿意接受他人的建議。例如:玩樂高積木的時候,在搭建有難度的“建筑”遇到問題時,能夠聽取他人建議并進行嘗試。
對自己行為負責(4-6歲)
能夠自覺坦誠自己犯錯,不是在成人威懾壓力之下。
凡是自己接受的規則(與成人達成共識的),基本都能遵守。
除了情緒變化的哭泣與生氣之外,很少用任性哭鬧來實現自己的要求。
能夠堅持道理,指出他人違反規則與不正確的做法。
解決:如何因勢利導地發展寶寶的自主性
1.給寶寶更多自我學習的機會
父母需要更新愛的觀念,把探索學習的機會交給寶寶,培養寶寶自理的能力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為其今后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不要事事代勞,殊不知這只會使寶寶失去動手學習的機會,造成依賴性。
2. 確定適當范圍,支持寶寶“自己來”
凡是寶寶能自己做的事,必須支持他自己做,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擴大“自己來”的范圍。如1歲的寶寶吃飯時要自己來,便可滿足其要求,不要怕他把飯灑到桌上;兩歲左右的寶寶要自己洗手洗臉,自己爬樓梯、穿脫鞋子等等,均應支持,允許他自己做。這樣既可鍛煉寶寶動作的靈活性、準確性,又可增強寶寶自理的能力。
3. 耐心指導,教會技能
由于寶寶年齡小,能力差,在嘗試“自己來”時往往搞得一塌糊涂,這時父母應耐心指導,做好示范,教會寶寶“自己來”的技能,幫助寶寶進步、成功,從而獲得足夠的自信心。切忌苛求斥責,否則勢必導致寶寶膽怯、消極、缺乏自信的不良心理。
4. 經常提醒,持之以恒
許多事情寶寶要自己來只是憑一時的興趣。而寶寶的興趣廣泛卻并不穩定,往往今天要自己做的事情明天就不感興趣了。因此要使寶寶從小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必須靠父母的幫助和督促。經常提醒寶寶按時去做該做的事,如“該洗臉了”“該洗手了”等。若寶寶不愿自己做時則可說:“媽媽知道寶寶很能干,一定會做的。”或說:“寶寶上次做得那么好,今天一定做得更好?!币源藖韽娀职謰寢尩闹噶?,激勵寶寶持之以恒,以便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小提示:
如果寶寶愿意自己來做的事情確屬其力不能及時,父母要耐心講清道理,讓寶寶明白不能自己做的原因,而不能只是簡單的制止。比如,可以允許寶寶自己穿衣服,卻不能允許他自己穿越馬路;允許掃地,卻不允許倒開水。在控制寶寶不合理的行為時,父母要堅持原則,讓寶寶了解生活中的規矩和限制,只有這樣才能使寶寶既學會自主,又能服從一定的規定與要求,以便將來能遵守社會的秩序和法規。
下一篇:如何治療孩子搶玩具的通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孩子開學有點“蔫”很正常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