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任性 父母有招
父母常生氣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改變觀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
8月15日下午,以“做不生氣的父母”為話題的派克蘭帝・法晚親子大講堂,在百貨大樓會議室如期舉行。
盡管當天天氣炎熱,但老師與家長、孩子直接的溝通還是使課堂氣氛十分活躍。不到下午兩點,整個會議室已座無虛席。
“現在每家都一個孩子,由于爺爺奶奶過于寵愛,現在對孩子任性很難管教了。”一位家長在課堂上發愁地說。
父母常生氣 孩子身心有影響
本次主講人滕婧老師說,由于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家長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容易沖動,小則罵之,大則打之。父母生氣、發怒,有可能對孩子造成負面心理影響。
國外研究人員曾對一些一歲半到兩歲的孩子進行觀察實驗。他們讓這些孩子在房間里和父母一起玩耍,同時讓兩個“托兒”在房間的另一頭,先用正常的語調聊天,再用激烈的語調交談。
當大人們用正常語調聊天時,孩子們依然投入地玩著游戲。可一旦聽見有人激烈地對話,孩子們馬上停止了說笑和游戲,有些驚恐地向爭吵的人觀望起來。
滕老師說,一般害怕是孩子們最先有的感覺。在父母面前,孩子是絕對的“弱者”。此外,面對父母的大喊大叫,孩子還會出現缺乏安全感、做事畏手畏腳、沒法和父母更親近、更深的負罪感、人際交往障礙、缺乏正確的行為模式等“后遺癥”。
讓自己不生氣 父母應改變觀念
滕老師說,父母在教育子女上,首先學會的應該是如何避免自己生氣。這主要在于轉變觀念和掌握方法兩方面。
1、愛孩子,而非愛他的條件。父母可以不同意孩子的表現,但不可以否定孩子的本身,應減少多余的責備,當孩子面臨處理不了的狀況時,給他實用的幫扶和引導,別忙著否定他。
2、多贊美孩子,尤其是他的行為。贊美有一種神奇力量,滕老師用自己親身經歷證明了這一點。在她小學時,每次體育課上做仰臥起坐是最痛苦的事情。一次,老師對她說:“你是班里做仰臥起坐動作最優美的人。”回到家后,她想,姿勢是最美的,如果再加上數量,那么就是完美了。于是,她每天都在家練習,最后竟然得了100分。
3、愛,要讓孩子知道。滕老師說,家長應尊重孩子的獨立和選擇,強勢和想當然的愛,會讓孩子無法接收。孩子無法理解這樣的邏輯:爸媽之所以不讓自己玩兒,并且強迫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是因為他們愛自己。
四、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分享的魔力是再小的快樂也能因為分享而廣博,再大的痛苦也能因為分擔而弱化。無論責任、快樂、榮譽、悲傷、壓力、金錢……讓孩子生活在真實世界里,學會擔當和勇氣,擁有信心和力量。
面對不同情況父母有辦法不生氣
滕婧老師說,生活中父母會因為很多事情而生氣,但大多數責任還在于父母本身。
課堂上,滕老師列舉了多個場景,并教了家長們一些不生氣的辦法。
1、怎樣帶孩子上街不生氣?
逛街路線避開“誘惑”;提前告知購買物品的數量和價格范圍;讓孩子參與意見,以免走失;受到哭鬧要挾,立刻帶其離開;巧妙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
2、怎樣帶孩子做客不生氣?
訪友前注重“系統培訓”;每次做客前的鋪墊工作;明確告知可做和不可做的事情;如有“狀況”,保持風度及時表揚孩子做客時得體的行為;多創造機會,讓孩子當“主人”,換位思考。
3、怎樣不為孩子看電視、上網生氣?
看電視要有時間限制,把這個作為“家庭綱領”宣布執行;有選擇地看電視,和孩子一起勾畫節目預告;給孩子買有趣、優質的兒童讀物,培養他閱讀的習慣;鼓勵孩子多和其他人接觸、交朋友,讓他感受到和人交往的快樂;把電腦放在公開的位置;父母最好學會使用電腦。
下一篇:鼓勵和表揚可讓孩子更勤快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做到這五點可糾正孩子說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