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菜菜媽
八卦區:2歲的小朋友,生氣的時候就會拼命地把頭往墻上撞,撞得“砰砰砰”響。直到父母去哄他,或是滿足了他的愿望,小家伙生氣表情立刻換成了燦爛的笑容。碰到寶寶這樣的激烈行為,家長該怎么辦呢?
專家支招:幼兒在和成人互動的過程中,其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想自己的想法得到成人的尊重和肯定,但是孩子的要求和欲望常常又和社會規則、安全規則相沖突,成人世界避免不了要訓練孩子遵守規則,讓他們控制自己的欲望。這樣孩子和成人世界的“沖突”就不可避免。孩子的斗爭方法和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受成人的暗示和強化:比如說,當幼兒要求沒能得到父母的滿足時,父母面對孩子的斗爭方式很重要。孩子如果選擇耍賴的方式——倒地打滾或者選擇您所描述的咬自己、敲自己頭等方式時,第一次成人采取的態度很重要:如果你采取過分緊張的態度,緊緊抱著孩子,并屈服于孩子的要求,孩子就知道這是成人最緊張和在乎的行為,得到強化的孩子下次還會再一次使用;如果成人覺得好笑,覺得孩子這么小就能有這么多心眼,不把它當作孩子斗爭的手段,那么孩子也會從成人的玩笑中獲得強化。孩子采取很多的行為除了表達自己不滿地情緒外,更多的時候也是在試探父母的決心和耐心。因此,父母和老師在對待孩子的斗爭行為時首先要滿足孩子的情感宣泄的需求,如嘗試著表達孩子的心理感受:“不讓你到河邊,你是不是很生氣。”得到父母理解的孩子他的情緒會很容易得到平復,盡管還會哭泣但是不會造成什么嚴重的心理傷害;其次要堅決地貫徹父母的原則,做一個有原則的父母,甚至可以和孩子形成約定,即使可以滿足的行為和要求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方式也是不行的:“可以給你買這件東西,但是你這樣哭鬧是不行的,好好跟父母說才行”,并讓孩子按照你的要求做或者說再滿足他的要求,以強化孩子正確表達愿望和情感的方式。
對于那些正在情緒發泄過程中的孩子,父母在表達過理解后,可以讓孩子單獨待一會兒,讓孩子把情緒發泄完成,不要指望馬上就能收住,孩子的情緒發泄一般都會經過:飆升、高潮、退潮、下臺階等步驟。當父母對孩子的行為冷處理一段時間后,孩子的自我情緒監控和行為自我調整才能出現,這就像感冒發燒一樣,一有苗頭就要用藥壓住,個體本身的免疫系統并沒有開始工作,而當普通的感冒發燒開始后,可以通過物理降溫等方法,一段時間后個體自身的免疫系統開始運作,這樣身體免疫系統也會經受一次適當的鍛煉。而國人在看病方面很少能做到,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很少能做到,這主要是因為對疾病和孩子了解較少的緣故,當然還有心太軟的原因。 南師大教科院 殷飛
下一篇:怎樣讓膽怯的孩子更大膽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兩只“老虎”的心理學意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