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提問:女兒5歲了,經常跟我“爭辯”,比如,她想學跆拳道,我說她太小了不能學,她卻說跟她一樣大的晗晗都在學,而且還說學了可以保護自己。還有一次,她看到一個小背包非要買不可,我說家里已經有很多包了,她卻說我是自作主張買那些包,不好用。有時,我就很著急,這么小的孩子就跟我如此“爭辯”,以后怎么了得!我該怎么辦呢?
回答: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和分歧逐漸增多,由此而引發的爭辯也成了家庭中常見的現象。對于孩子們的爭辯,許多父母往往不能正確地看待,甚至不能容忍,認為這是孩子不聽話、不孝順。每每遇到類似的情況,常會厲顏正色地加以扼制,他們更希望孩子能安分守己,墨守成規,成為溫順的“小綿羊”。然而眾多心理學家卻一致認為:能夠同父母進行真正爭辯的兒童,在長大后會比較自信,而且更具有創造力。
漢堡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說:“隔代人之間的爭辯,對于下一代來說,是走上成才之路的重要一步。”他認為通過爭論,兒童可以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發展:
有助于劃清界限 爭辯是擺脫兒童無方向狀態的一條途徑。通過同父母拌嘴能使孩子有機會學會估量自己,使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和界限所在。
有助于形成自己的意志 法斯說:“爭執能幫助兒童變得自信和獨立。在對抗中,他們感覺到自己受到重視,知道怎樣才能貫徹自己的意志。”爭執也表示孩子正在走自己的路。“他們注意到,父母并非總是正確的。”
應付沖突的訓練 爭辯有學習的效果。孩子通過爭辯學習爭論的藝術。考慮到日后在職業中和同伴關系中會有爭論,這種學習對兒童是重要的。
以上只是從法斯博士的分析結果來看。家長正確處理好與孩子之間的爭辯,實在是家庭教育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當然,對于孩子們出現的逆反現象,我們也不應一概而論。對于孩子無禮的頂嘴,確實應該恰如其份地給予批評教育,但對于孩子正當的爭辯,就應該多給予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不由分說地去阻止。
下一篇:寶寶3歲前必須糾正的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改變“膽怯型”兒童三原則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