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下面說說智慧的培養,第一個是欣賞能力。這一塊最重要了,所以我把它排在第一。欣賞能力應該是所有能力培養的關鍵。要是欣賞能力培養不起來,思維、想象、創造等就會停滯在一個很低的檔次。再說呢,孩子的小腦瓜里不滿足感比成人要強烈得多,尤其是精神方面,要是永遠讓他停在低層次,時間一長,他就會因為不能得到持續的提升,不能得到持續的滿足,就要開始煩躁了。就會對所學的東西產生厭煩情緒,老師、家長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了。而要讓觀察、想象、創造、心靈感受的捕捉等上升層次,關鍵就在于欣賞能力的提高。所以,從孩子四歲開始,我就已經著手欣賞能力的培養了。
欣賞能力的培養最好的辦法是從故事進入,因為孩子最愛聽故事了。你講大師的故事,大師一般都有非常有意思的經歷和人格的魅力,很能感染人、打動人。孩子一旦被感染、被打動,就會對這位大師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想與他親近,說起他就像說起自己的朋友一樣。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一旦崇敬某個大師,就會處處留心他的蹤跡,就會產生強烈的與大師“約會”的愿望。
于是,我們就給孩子展示這位畫家的畫。他們高興得不得了。他們從有趣的故事進入,再進入畫,進入欣賞。盡管他們還不知道有“欣賞”這個詞,但他們確實已經在欣賞了。
凡·高當牧師
比如凡·高,這個人最有意思,他的故事也最感人。
我給孩子講,凡·高這個人,以前不是畫畫的,是當牧師的。他覺得應該救窮人,就忍饑挨餓,到許許多多窮人家里去布道。這樣過了好長時間,他發現,用這樣的方式根本不能將那些人從苦難當中解救出來。他想:與其說這樣的廢話,還不如把自己的食物呀衣服呀送給他們,他就真的把這些東西送給人家了。
沒有了食物和衣服,他又餓又冷。凍得呀,裹了塊床單,睡在一個草堆上面。
再后來,他覺得光送東西還不行,要拿出行動,去幫窮人干活。
于是有一天,他披著那條破床單,哆哆嗦嗦地敲開了一個老太太家的門。
站在門口說:我、幫、你、洗、衣、服、吧。老太太以為他有神經病,瞪了他一眼,突然一聲大吼:滾出去!
他覺得應該救窮人,就忍饑挨餓,到許許多多窮人家里去布道。
凡·高當畫家
凡·高特別傷心特別不可思議。他想:我放棄了布道,送他們東西;放棄了送東西,幫他們干活。但是,我的作用在哪里呢?這些人依然還是那樣貧窮那樣苦難。幫助別人人家讓他滾出去,把衣服送給別人只能解救幾個人。
當他對著剛從礦井里爬出來的、滿臉黑灰、只有眼睛忽閃亂轉的煤礦工人布道的時候,人家累得聽都不要聽。
凡·高痛苦萬分,本來,他是到這里解救別人的,但是現在他的痛苦也沒有辦法解脫了。為了減輕他心中的痛苦,他拿起筆和紙,開始畫那些累彎了腰的礦工。畫著畫著,他就對畫畫上癮了,見什么畫什么。
為了減輕他心中的痛苦,他拿起筆和紙,開始畫那些累彎了腰的礦工。
凡·高的大皮鞋
有一天,他發現在自己床底下還有一雙又破又舊、變了形的大皮鞋,那是因為太破沒有送出去的唯一一件財產。這雙鞋子上面帶有明顯的凡·高氣息——受苦受難,不能解決問題。他像是從這雙皮鞋上面看見了自己,禁不住感慨萬千。他被這雙大皮鞋迷住了,使出全身的勁兒畫了起來,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記了自己的痛苦……
我拿出凡·高的畫,說:同學們請看,這就是凡·高的大皮鞋!當我把畫展示給孩子們看的時候,他們激動得不得了:噢——老師,這樣破的皮鞋他還穿不穿呀?
我說:他畫完之后可能還要穿的,因為凡·高太貧窮了。
凡·高的房子
后來,我又拿起一幅畫:你們看,這就是凡·高住的房子!
他們說:噢——老師,這房子也太破了,椅子都歪歪扭扭的。老師,凡·高怎么住的是我們幼兒園的小床呀?
我說:你們不要只看他的房子有多么破,你們要從他的畫里面體會出另外一種東西。孩子問:什么東西呀老師?我說你們不要說話,慢慢看,細細體會,這幅畫上面有沒有一種安靜美好的感覺呀?沉默了一會兒,孩子們說,他們已經從這幅畫上找到了那種感覺。
對于這種年齡的孩子,只能提升到這樣的層次,不能講得太多。而且,對于那些畫家的生平故事,老師在充分把握“有趣”、“大事不變”這兩個原則的前提下,可以按照孩子年齡的不同講述有所不同,可以做一些小小的改編。這樣,通過長久的、日積月累的熏染,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的
欣賞能力就會有本質的提高。
通過長久的、日積月累的熏染,一旦到了一定的年齡,他們的欣賞能力就會有本質的提高。
凡·高的大樹
再后來,我們欣賞到凡·高的樹、風景,還有他的向日葵。我問孩子:大家天天都能看見樹,那些樹也在扭動,但是有沒有像凡·高的樹扭動得這樣厲害?他們說沒有這樣厲害。我又問:為什么他畫的樹要這樣扭動呢?他們說不知道。我說:那是因為凡·高在看這些樹的時候,他的情感被激蕩起來了。因為被激蕩起來了,他心里也就有了歪歪扭扭的感覺。
于是,他把樹也畫成了這個樣子,像火焰一樣。后來呀,另外一個大畫家去看凡·高。他說:凡·高,看了你的畫,我的腸子都要扭到一起了。
孩子聽了哈哈大笑。
我說:今天,我們就按照凡·高畫的樣子,也來畫一幅大樹扭動的風景怎么樣?
結果,孩子全都把樹畫得歪歪扭扭的,再也不是簡筆畫上的蘑菇了。
過了一個星期,孩子又來上課,紛紛向我報告:老師,我發現大樹真像凡·高畫的那樣是扭動著的……
因為被激蕩起來了,他心里也就有了歪歪扭扭的感覺。于是,他把樹也畫成了這個樣子,像火焰一樣。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