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育兒知識學習網(wǎng)站!
“自尊”并非人們理解的高傲、不屈、要面子、爭強好勝。很多時候,表面上的寧折不彎,恰恰是內(nèi)在脆弱的表現(xiàn)——不能接納現(xiàn)實,不能接受挫折,封閉自己的心靈。
所有父母都會在心中虛構(gòu)一個自己孩子的形象,包括“認為他是怎樣的”和“期望他是怎樣的”。
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認為自己很了解孩子:“世界上沒有比我更了解他的了。”“他是個膽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敢做。”“他從小就很善良,根本不可能欺負別的孩子。”“他是我一手養(yǎng)大的,他想的是什么我還不知道?”這些其實往往都是幻覺。一旦孩子表現(xiàn)出并非你想的那樣,你就會感到沮喪、恐懼、不安,就會用種種辦法把孩子復原到你虛構(gòu)的那個形象上。一旦復原失效,甚至可能采用包括暴力在內(nèi)的各種手段,當然也包括了類似于哭泣、尋死覓活這樣的“軟逼迫”,來使孩子成為你心目中認為的那樣。
至于“期望他是怎樣的”,最典型的就是望子成龍。每個家長都對孩子懷有期望,這是正常的,但培育性的控制是尊重孩子自身的個性和意志,盡量提供實現(xiàn)這種個性和意志的條件,使他成為最好的自己。而壓制性的控制,則是必須按我的意志辦,實現(xiàn)我希望你達到的目標,成為我希望你成為的人。
孩子是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他是他自己,不是誰的附庸。我們都應(yīng)該認識到,孩子和我是兩個不同的人,我可以盡量多地了解他,但不可能了解他的全部,更不可能等同于他。就像針刺在他的身上,感到痛的是他,所有的感受都是他自己獨有的,我們可以去理解,但卻不可能代替他痛,也不可能感受到和他一樣的痛,無論身體還是心靈,他是他,我是我,你必須承認這一點。
所以,我們所認為的“他是那樣一個人”只是我們的認為,并不一定準確。我們所期望的“他應(yīng)該成為那樣一個人”也只是我們的期望,并不一定能夠?qū)崿F(xiàn)。尊重孩子,這是成功教育的第一步。
可能有的父母還是會不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鹬睾⒆印2蛔鹬鼐筒恍袉幔坎恍校娴牟恍校?/p>
因為每個人都是自戀的,都是按自己的意志存在,你如果寄望于通過改造(或塑造)孩子來形成雙方和諧的關(guān)系,那就必然意味著用你的自戀來壓抑他的自戀,他的自戀必然會保護自己,反抗你,雙方就形成了一種對抗的關(guān)系。
對抗是會消耗能量的,而且是巨大的消耗,就像戰(zhàn)爭一樣,資源被用于彼此破壞,而不是自身建設(shè),孩子本來可以用于成長的能量就這樣浪費了,甚至產(chǎn)生惡性的結(jié)果。
下一篇:如何幫孩子改掉暴躁脾氣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尊重孩子是化解親子沖突的根本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