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經歷了人生的一次跨越。然而,這也給家長帶來了疑惑。據了解,如今的一年級新生“80后”雙獨家長的比例越來越高,他們普遍對孩子過于關注,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
“我從教20多年來,從沒有接到過這么多家長的電話和短信。”上海市一所小學的一年級王老師是一名優秀班主任,教學經驗非常豐富,在全市小有名氣。沒想到,開學前夕,“名師”卻被“排座位”這件“小事”給難倒了。“我幾乎每天都能接到家長的‘排座’電話,甚至‘托關系’指定要坐2排4座,只因為這個位置在教室中間且正對講臺。”
可是,家長眼中的“黃金寶座”只有那么幾個,無論怎樣安排都是“眾口難調”。前不久,王老師所在的學校舉辦了一年級新生入學儀式,當時班級座位還未調整,誰先來就坐前排,“不少家長就急了,紛紛找到我打聽,老師,座位就這么定下來了嗎?我們孩子今天來得晚坐在后排,下次我們來早點,坐前面幾排可以嗎?”
不僅是王老師,學校一年級的班主任都普遍遭遇排座難題,家長要求“訂座”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孩子近視眼或個子小,要坐前排;孩子是斜視,坐中間才能矯正;男孩自控能力差,坐在老師眼皮底下才放心……“對此,所有一年級老師都很頭疼,她們強烈要求我在家長會上,一定要給家長們做好思想工作,希望獲得他們的理解。”王老師無奈地說。
在新生家長會上,王老師將這一“難題”拋給了家長。“我們是一所大型學校,家長們都要求給自己的孩子排個好座位,這道難題哪位家長能想個好辦法幫忙解決?”王老師話音剛落,臺下的家長們都笑了。
“理解萬歲!”王老師誠懇地對家長們說,座位在孩子學習活動中并不起決定性作用,“希望家長不要把目光都放在好座位上,而應多關注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王老師解釋說,學校在安排座位時,會綜合考慮孩子的身高、視力等情況。
一些對座位糾結的一年級家長表示,今年是入學小高峰,部分班級的一年級新生超過40人,座位安排很有講究,對孩子能否盡快適應小學生活有很大影響,坐在前排就是希望能獲得老師更多的關照。
“如今的年輕父母普遍對孩子的座位越來越敏感。”上海市一所小學一年級班主任朱老師也有同感。她舉例說,班里也有五六名家長提出好位置要求,其中有個孩子的身高在班上數一數二,可家長卻要求坐中間組的前排,理由是孩子個性內向、膽小,希望前后左右都有伴兒,方便交流和討論。“這就讓我們老師很為難,個子這么高坐前排,勢必會遮擋住后排同學的視線。”朱老師說,她們能理解家長的心情,但如今家長的自我意識較強,只考慮自己孩子的情況,不顧及別的孩子,這也容易使孩子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習慣。“其實家長無需多慮,我們一般都是根據學生的身高來安排座位的前后次序的,同時也會參考孩子的視力情況進行微調。為了防止孩子斜視等問題,我們每周調換一次座位。”朱老師說。
下一篇:和順期與不和順期的差別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與兄弟姐妹相處和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