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主持人殷智賢:現在大家有個共識,現代女性普遍缺乏溫柔的一面,怎么樣通過家庭教育來彌補?我們這個社會對女性性別角色的第一期待其實還是溫柔。
李子勛: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考慮到中國文化里面的女性色彩,雖然表面看起來是父權,但是管理家庭的還是女人,看看《 紅樓夢 》就知道了。因為女性比較感性,在管理方面是比較有能力的。男性在中國文化里面長大,女性多多少少顯得更有責任感,更喜歡管理,尤其是女孩子。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都是同庚讀書,女性顯得比較強,到大學男性才自立起來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強調男女平等,不強調女性要聽男性的或者是三從四德,我們在批判傳統文化的時候,卻從反方向推動了女性的內在男性化。
主持人殷智賢:鐵姑娘。
李子勛:對。中國男人渴望的溫柔女性其實也存在,就是媽媽,我們做過很多心理調查發現,他們心里對女性的期待更像母親而不像妻子。東方傳統的核心就是男人為大、男人為尊,我們在理性上承認男女是平等的,但是我們骨子里認為女人應該是服從的,柔弱的,這造成中國男人總是覺得女人不怎么好,或者不夠溫柔賢淑。
主持人殷智賢:實際上我們現在在教育女孩中面臨的困境,就是到底是把女兒塑造成未來的母親還是未來的妻子?
李子勛:中國不存在平等的妻子角色,要么是婆婆,要么是媳婦,媳婦是低一等的,婆婆是高一等的,中國文化里面缺失妻子的形象。
主持人殷智賢:家長現在應該在女孩的性別角色里面關注一些什么,能幫助女兒在面臨困惑的時候好應對一些?
李子勛:中國的女性沒有男性期待的溫柔,這可能來源于我們文化里面女性處于弱勢,所以她不得不奮力抗爭。比如說招工,女性要的少,像我們當初來北京就是兩個男孩必須要配一個女孩否則就不招人,這樣才能把女孩分配出去,這件事可能也會造成女孩的群體憤怒,所以對男孩子不那么客氣。再加上小時候看到家里都是媽媽掌權、掌錢,爸爸想花錢要跟媽媽討,媽媽可以給可以不給,這也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潛移默化的過程。在中國山東的膠東半島,女性是在柴房吃飯的,但是那些女性很男性化,家里大事小事是她說了算,只是形式上接受了傳統的弱,但是內心是很強的。山東的女人是特別強的,山東男人雖然長得高大,但是都沒有辦法跟老婆較勁。我們也有很多的女性英雄形象,比如最近有一個電影《 花木蘭 》,這都造成了女性的男性化。中國的女子足球比男子足球強,也表現出來女性人格在中國現在的文化下根本沒有得到滋養。而男性也是人格缺失,傳統文化消失以后,中國男人其實找不到自己在家庭當中的位置了,這可能是中國現實的文化。現在世界上男女平等最好的是美國,美國女人是比較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接下來就是中國。中國的女性解放度是很高的,現在在法律上男女平等,但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難度高一些。
下一篇:為什么3歲孩子就有逆反心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提醒家長切勿盲目跟風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