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壯壯從小體弱經常生病,丈夫心細睡覺比較輕,夜里照顧孩子蓋好被子等就都由他來做,我負責哄孩子睡覺——講故事唱搖籃曲直到入眠。因為讀到很多育兒書籍都宣傳孩子自己入睡的好處,所以大概是壯壯兩歲半以后,我也開始考慮讓孩子單獨睡。
幼兒時的壯壯,有時很活潑外向,有時又特別怯懦膽小,到了晚上總格外依戀我。“媽媽,你上哪兒去”,“媽媽,你什么時候回來”,這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那時帶著他在姥姥家住幾天,這孩子白天怎么玩兒、跟誰玩兒都沒事,到了晚上沒有爸媽就萬萬不行。如果我們不在場,他也不哭不鬧,就是繃著小臉左顧右盼東張西望,找不到爹媽則蔫頭耷腦一副小可憐樣。姥姥很理解,笑說:“天黑了,‘小雞上房,小孩找娘’。”姥爺更逗:“這孩子,天一黑就找他們家那一窩子。”
我想孩子依戀父母也很正常,但孩子快三歲已經有些懂事了,總得一天天長大,不能總鉆媽媽被窩呀。“獨睡有利于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防止對爸媽過度依賴”,我首先把這些道理變成孩子能夠接受的語言:“壯壯是大小伙子了,老跟媽媽睡多不好意思。鄰居家的樂樂姐姐、咱們家的斌斌哥哥他們都是自己睡一張小床。”然后做物質準備,在大床邊給他加了一張小床,緊挨小床的墻上貼了他喜歡的米老鼠和唐老鴨圖片。我每天指著小床對他講:“這是你的床,你應該自己在那里睡。”我還有意在小床上面放些他喜歡的玩具,每晚盡量吸引他在小床上多玩兒多適應。
道理壯壯能聽明白,但感情上卻不那么好接受。我以自己做老師的經驗,知道一個習慣的形成最少要21天。為了把握分寸,循序漸進,開始我只是每天晚上談判:“壯壯,今天你自己睡小床吧?”
“不,媽媽,明天吧!”
“壯壯,從今天開始自己睡小床!”
“不,媽媽,我再跟你睡一天。。”
其實這樣來回念叨了幾天之后,孩子心理上也就慢慢接受自己以后要獨立睡在小床上的現實了。終于有一天,我告訴壯壯:“今天晚上等你睡著了,爸爸會把你抱到小床上去,你要是夜里醒了,可以喊媽媽。”壯壯還行,挺痛快就答應了。
那天孩子像往常一樣睡前纏著我講這說那,不同的只是睡熟后被爸爸抱到了我們大床旁的小床上。也就睡了有半夜吧,壯壯醒來,果然大聲喊著媽媽,我也按照先前的約定答應著,孩子又鉆回到我的懷里慢慢睡去……
在以后的幾天,我沒有因心軟而答應他整夜跟我睡,也沒有再提更高要求,反正是睡著了就抱到小床上,夜里幾點醒來就幾點爬到我們的大床上。
就這樣幾天過去,壯壯夜里爬過來的時間越來越晚,終于有一天自己睡到了天亮!
那以后壯壯的獨立入睡不大費勁就完成了。到了孩子該睡覺的時間,我幫他打開錄音機,讓他聽錄音故事,或是我在旁邊看書,任他跟自己喜歡的玩具叨嘮著什么心里話。玩一會兒壯壯也就累了,于是我們每晚的最后一個節目是兒子睡眼矇眬地喊:“媽媽,晚安!”我會回答:“壯壯睡吧,晚安!”
然后關燈走開做我的事情。孩子往往很快就睡著了,“互致晚安”漸漸成為我家每晚必須履行的程序。
孩子和我們分床后我們確實解放了許多,早晨早起時不怕碰醒孩子,晚上也可打開床頭臺燈多讀一會兒書。孩子通過分床睡得到了鍛煉,不像以前那般黏人,膽子也大了許多,后來壯壯連夜里撒尿也自己解決不再喊我們了。
每天晚上,隨著一聲稚嫩的“媽媽,晚安”,我和先生會長出一口氣,啊,又可以自由一會兒了!
常聽朋友們說想讓孩子跟父母分開睡特別難,我會自豪地告訴他們:“要想不費一槍一彈,就得有計劃有坡度,讓大人孩子慢慢適應愉快接受。我有成功的經驗:要提前做準備,要連續幾天談判造輿論,開始時夜里醒了就抱過來,慢慢過渡。”
壯壯上小學后,我們家的住房條件有了改善,孩子有了自己的房間,學習休息都在他的小屋里,家里來客人也不會特別影響他。孩子因此學著獨自處理個人事務,這為他17歲就獨自離家遠涉重洋異國求學奠定了基礎。
下一篇:盤點糾正孩子暴脾氣的方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多角度賞識可提升孩子自信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