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生活中很多真實案例說明了家庭教育的失敗和親子溝通的欠缺。媽媽們可以看一看這個真實的案例,就知道一個好媽媽怎樣從“天使”變成“魔鬼”的。也說明對于調皮的孩子調教方法很有講究。
想起白天的事,仍內疚悔恨中。
我接二連三做了錯事,趁著夜深人靜的跑來反思,D那次說,別總顧著反思,得注意落實。
其實,每次都是拿反思來時刻提醒自己,下次,不再做錯事,盡量克制。隔一段時間,又會忘記,克制很難。
我最近的態度太惡劣了些。
早晨,幾米糾纏著我講故事,忘了是如何引到我身上的,然后小人兒就開始訓斥我:“你怎么這么壞,你就是個后媽。”
我有片刻的呆住,是不是真的這樣?我在寶貝兒眼里,就像我給他講的故事里的后媽一樣惡毒?
有時候想想,自己對他真的“惡毒”了些。對他的態度,實實在在的像個后媽的舉動。 就像今天中午,和一一娘倆一起去吃肯德基。又遇大雨,到的時候雨停,臨走的時候雨又下的急。吃完飯,我領著小人兒沖到停車場,正手忙腳亂,幾米偏偏添亂子,去車座子上翻他的繪畫板,將他的水壺連番刮到泥水里,我心里那股火怎么也控制不住。 忍不住的又對他吼,順手打了他,竟打到他的頭上。
打完我就開始懊悔不已,我怎么可以打寶貝兒的頭呢?打壞了怎么辦.。。
看著幾米被我罵的失魂落魄的小臉,又開始心疼的糾結成團。
從下午到現在,都在后悔自責中,一直在努力“補償”。語氣溫柔再溫柔,表現出前所未有的耐心來。
祥林嫂似地一遍遍問幾米:“媽媽打的疼不疼?你恨媽媽嗎?”
懂事的幾米,總是說:“不疼,我不恨媽媽。你以后可不能這樣了,你這樣做,不是好孩子。”
心里泛起一陣酸楚。
說實話,寫到這里就寫不下去了,越是反思,才越是發現自己得了神經病,為什么三番五次的對幾米失控呢?耐心為什么輕而易舉的就消失貽盡?一次次的爆發? 甚至在被小人兒惹生氣時,還會有一種厭惡,對于母親這個角色的厭惡。
寶貝兒有多可愛呢,天使一樣的小人兒。明知道心里愛他愛得甚于生命,愛得失去自我。
可是,在他調皮或者不如自己意時,克制不住的對他吼,事后又開始后悔。在他不惹事的時候,抱著又親又吻的,一旦調皮搗蛋,又開始惡語相向。
陷入這樣的惡性循環,該怎么辦?
在一個家教群聊里,做父母的如何克制情緒?總結下網友們的評論:
1.最好是避一避,讓自己離開孩子的視線一會,氣就會下來了。
2.心情不好的時候,最好是換個環境讓自己冷靜下來。再來處理事情。
3.關鍵是要意識到自己有不良情緒,這樣才容易控制。
4.如果是家長的問題,則更應該學會冷處理。在有情緒的時候。自己感覺到不夠冷靜、理智的時候,選擇離開孩子,暫時放棄面對孩子。是一種策略。
5.家長要避免在孩子面前過于情緒化。情緒化的家長會讓你的孩子也跟著用情緒化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6.如果孩子看到你的情緒化,也要盡量合理的在事后跟孩子解釋,分析自己的原因。過于爆發的情緒會更孩子留下很強烈的負面印象,孩子很容易產生下列問題:自卑,膽怯,暴力傾向,敏感,自閉,粗魯。
7.家長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化傾向,無原則的表揚和無來由的批評都是情緒化的表現。這種情緒化容易讓孩子失去正常的價值判斷。保持用理性的一貫的態度態度面隊孩子的教育。保持愉悅的,偶爾的情緒化(也盡量是積極的,快樂的)面對孩子,是家長們應該注意的。
8.孩子不是家長的替代品。每一個孩子有他自己的成長方式。太關心不是問題。要思考的是你關心的是什么?關心的方式是否合理?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
調皮的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1.友善的態度——如果你在對孩子說話的時候使用正常的音調與和藹的態度的話,孩子會更有可能認真地聽你說。
2.暫停——在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孩子發生爭執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你可以說:“我不想現在來處理這個問題。我們稍后再來談論它吧。”
3.教孩子道理——當孩子犯錯誤或行為無禮的時候,不要立即處罰他,應該以友好的口吻來教育他應該注意自己的行為和舉止。“你玩完的玩具不應該隨處亂丟,下一次請把它放入它應該放的地方,你的玩具架子才是玩具的家。玩完的玩具應該讓它回自己的家,就像你一樣,如果你在外面玩完了,我把你丟在街上不讓你回家,你覺得對不對?”
4.講話的出發點要積極——不要這樣來對孩子說,“我要說多少次你才會去刷你的牙齒呢?”而應該說,“去刷你的牙齒,我想知道你什么時候能完成,我想看看你是否可以刷得很干凈。”
5.向孩子解釋而不是威脅——當孩子向你說他為什么這樣做的時候,你應該給孩子一種解釋的權利,讓他簡短地解釋他為什么需要做這件事,之后向他解釋清楚這樣做錯在哪里,他有沒有理由這樣做,以及正確的做法。
6.珍惜每一個機會——不應該將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不當行為舉止上,其實每個沖突發生的時候,都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機會,你不要放過它,好好利用這個機會因勢利導教育你的孩子。
7.給予激勵——可以通過一些只語片言來激勵你的孩子,通過合作的方式來鼓勵他的進取,類似的話語有:“你看,別的小朋友都能做,你一點也不比他們差,你完全能比他們做得更好,對不對?”
8.要有柔性——如果你的小孩問:“在我們回去之前,我可以看完這一場表演嗎?”如果你還有一些時間剩余的話,應該讓出一些時間來給你的孩子。你應該尊重孩子請求的權利。
9.擺脫武力威脅——當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說:“你要是再這樣,你就快該挨打了!”“還記不記得上次我為什么打你?”這種武力威脅實在是天大的錯誤,尤其更不應該提起以前給孩子造成的痛苦。武力威脅只能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
10.因事制宜——教育的方式方法應該多樣化,在發現孩子犯錯誤時,不要每次都用一種面孔、一種說理的方式,孩子會感到厭倦。你完全可以變換一些花樣,因事制宜,嘗試孩子能接受的各種方式。比如問題出現時先簡單處理一下。然后在有時間的時候再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去動物園、參觀博物館、郊游等等形式,結合看到聽到的事物深入地闡明你要告訴他的那個道理。在沖突的當口,往往孩子不容易接受批評,但是在事后進行這種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下一篇:兄弟間的風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爸媽吵架多孩子易暴躁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