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上個周六,6歲的涵涵和壯壯一起在壯壯家度過了美妙的一天,壯壯媽帶著兩個小朋友畫畫、玩玩具,午睡后還滑了輪滑,兩個小朋友在一起玩得非常開心。
與此同時,涵涵的爸爸和媽媽在這個周末享受到了難得的“二人世界”,吃飯、逛街、看電影,這些談戀愛時常做的事情在有了寶寶后便成了奢侈的享受。而讓這種“享受”回歸的正是他們所選擇的“拼養”方式。
拼養的孩子交際能力較強
時下,拼養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兒,而且在北京的部分年輕父母中還頗為流行,主要形式就是由幾個家庭組成一個小組,每到周末則由其中的一對父母輪流照顧小組家庭中的孩子。家長們選擇這種方式,一方面是為了給孩子找到玩伴、讓孩子適應與同齡人的集體生活,同時也可以幫助年輕的家長們在一定程度上從“孩奴”狀態中解脫出來。
據了解,拼養這種方式在西方國家早已十分普遍,多在親友和相熟的鄰里之間展開,隨著我國城市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拼養正在我們的生活中日漸風行。而且,不少年輕父母都認為,拼養孩子是個不錯的選擇。
郝女士的女兒現在已經讀小學二年級,是班里的小班長,當初大家民主選舉的時候是班內全票通過的,這讓郝女士感到非常驕傲。而女兒這種開朗的性格和較強的溝通交往能力,郝女士認為與當初的拼養不無關系。
郝女士告訴記者,她女兒小時候眼睛不好,醫生囑咐必須要多開展戶外活動,可如果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大部分時間都得在室內活動,見不到陽光,不利于自己孩子的健康。為此,郝女士主動在互聯網上發了一條“求拼養”的帖子,沒想到很短的時間內就有數十條回帖,經過溝通,有7個小朋友家長都表示愿意一起“拼養”。
“網上溝通后,家長們還專門見了面,就彼此的拼養要求、教育理念等都進行了溝通。”郝女士說,“我們還是希望教育觀念差不多的家長們湊在一起,這樣孩子們拼養在一起比較好帶,而且如果家長放不開,總是過分擔心孩子的安全等問題,我們覺得這樣其實就不太適合拼養。”
這樣一來,郝女士的這個拼養小組最終確定了5個孩子,家長們輪流帶著孩子們,除了家附近的活動外,還會安排他們參加音樂學院的藝術課程,并聘請外教定期給孩子們上課,費用由大家均攤。“和我們一起拼養的五個小孩,交際能力都特別突出,其他四個孩子還都是游泳方面的特長生,而且也都是班里的班干部。”
孩子拼養期間受傷難追責
雖然拼養的優點很多,但仍有不少父母對這樣一種養育孩子的方式心存顧慮,最主要的擔心就是拼養過程中一旦發生意外應該如何處理,照顧孩子的爸媽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呢?
帶著這個問題,記者專門采訪了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提示說,拼養孩子存在較大的風險,年輕父母應謹慎對待。
據法官夏根輝介紹,拼養孩子是各個家庭輪流照看,家長之間并不形成雇傭或委托關系,僅僅是相互幫助,孩子在拼養過程中產生的責任問題將難以依照法律進行追責。而且,根據我國現行法律,對小孩這種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別人家受到損害應該如何賠償,并沒有明確的規定,特別是小孩子本身又是容易受傷的主體,因此在某些情況下,也很難認定照看人存在過錯,損害將難以追償。
有家長提出,在拼養孩子前應簽訂相關的免責條款和具體協議,以此來解決法律糾紛。但法官提醒說,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針對照看孩子時的免責條款本身應該是無效的,父母不能簽訂孩子出現人身危險時免責的條款。
針對上述問題,法官提示,有拼養孩子意愿的父母,在選擇拼養時一定要謹慎,可以選擇相互熟悉并了解的同學、朋友組成拼養小組,這樣既可以放心他人照看,也保證大家在照看孩子的時候能盡心、盡責。在孩子發生一定爭執的時候,也便于處理。年輕父母只有謹慎選擇拼養合作對象,才能享受拼養孩子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從而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下一篇:暗示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到底該不該給孩子用手機?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