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核心提示:玩是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天性磨滅掉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
缺什么才會想什么,在孩子最喜歡的課程表里,玩的內容成了主打,說明平日里孩子們玩的時間太少。換言之,小學生自擬的課程表“想得美”,是因為真實的課程表讓他們“過得苦”。
有網友調侃說,“我讀書的時候就說減負,現在我30歲了,教育部門還在說減負,減了20年了,還沒減好,效率夠低的。”網友的話道出了一個令人尷尬的現實,那就是我們早就認識到了該怎么做,只是一直都做不到。一位教育專家在調研了國內幾所以教改聞名的學校后發現,所有學校的教改都只是在形式上做文章,教師和學生的負擔沒有根本降下來。素質教育,很多情況下只是紙上談兵,這就是冰冷的現實。
對于減負,其實教育行政部門作出過許多努力,比如規定學生的作業時間、規定書包的重量、規定睡眠時間、考試不允許打出具體分數只寫等級、不允許進行排名等等,但每次規定都遇到了“軟抵抗”,學校和家長堅定地站在了一邊,想方設法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一天到晚最關心的就是成績的排名。
玩是孩子的天性,把孩子的天性磨滅掉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愛因斯坦曾說過,“把所學的東西都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但我們如果讓孩子們把學的東西都忘掉,剩下的很可能只是一片空白。因為我們只是把他們當成了學習和考試的機器。在優質資源尚不能滿足所有人要求的情況下,高校招生需要什么中小學就學什么,這是必然。說白了,只要唯分是舉的高考指揮棒不放下來,任何中小學階段的減負都是空談。
下一篇:什么沖突破壞七八歲BB交流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美國老師如何對待BB打小報告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