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在寶寶交往過程中,有的孩子積極主動,有的孩子退縮、膽怯,有的孩子喜歡搶奪、打人。寶寶在交往中遇到了挫折,家長應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寶寶在交友中遇到挫折然后退縮是正常的反應。家長可以引導寶寶用別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友好。比如,微笑、搖手打招呼、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玩等,寶寶就會逐漸學會用不同的方式跟別人去交往。
交朋友是需要技巧的,并不是憑滿腔的熱情就可以。通常對于1歲多的孩子來講,有共同的玩具或者是游戲更能夠把他們吸引到一起。大人要注意提供不會有競爭性的玩具,如:一個球或者一個娃娃,這樣孩子很容易爭搶起來??梢蕴峁┯泻芏嘟M件的玩具,如,積木、玩沙的工具,每個孩子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樣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交往機會。
如果孩子不太適應人多的場所,可以讓寶寶在小范圍的伙伴中間交往,逐漸擴大交往范圍。孩子交往能力的發展需要過程,父母不能著急。至于發生肢體沖突,家長需要分析一下發生沖突的具體的情境。很多時候是孩子沒有很好的語言表達自己,不知道如何向對方表達需求,因此發生肢體沖突。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教一些社會交往技巧。
交往中的挫折是非常常見的。讓孩子能夠理解不給他玩玩具是玩具主人的權利,所以也沒有什么錯誤。當孩子感到很委屈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接受和認可他的情緒。比如說,哥哥不給你玩玩具,你感到很難過。這樣孩子的情緒逐漸可以平息下來。接下來家長就可以跟孩子來討論用什么樣的辦法可以玩到別人的玩具,然后啟發寶寶自己想辦法,這對寶寶社會交往來講就是非常大的一個進步。
有一點很重要,孩子并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有別人交往,他需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家長要尊重孩子的這個需求。很多孩子都喜歡跟大孩子一起玩,一方面是榜樣;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大孩子容易做出讓步,不會發生沖突。讓孩子喜歡和別人玩,關鍵是要有他們覺得有趣的游戲內容,家長可以組織做一些小游戲,也可以提供一些玩具,因為2歲多的孩子還沒學會合作,所以2個孩子在一起需要有媒介物(玩具和游戲)。
下一篇:一個男孩被性傷害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應對文學作品中的“性”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