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性道德是個體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發展規律與道德的發展是一致的——分階段發展。柯爾伯格的理論將道德的發展分為六個階層①,每個孩子因人而異,但大致可以根據孩子年齡來劃分道德發展的步驟,我們引用這個理論來結合兒童性道德的發展進階。
第一階段:前期階段,性道德形成的前期階段分為兩步。
第一步:3歲前,懲罰和服從的定位。這個時期孩子還不具備根本意義上的性道德觀念,但是孩子知道,如果自己在公共場所露出屁股,或者有手淫的行為,父母就會表示出不喜歡。這個年齡的孩子知道父母是自己生存的保護者,于是為了保住父母對自己的愛而不再繼續這樣的行為。
第二步:3歲以后,對有益者的定位。孩子的自我認知發展進入了重要階段,對“我”的認知開始清晰起來,因此他生存的首要目的就是使自己的愿望達成。而3~6歲正是個體性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時期,兒童需要通過各種性活動滿足性心理發展需求,提出各種性問題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性活動不知道回避他人,向父母提出性問題的時候也不能夠顧及父母是否會尷尬,兒童間的性游戲此起彼伏,雖然成人反復教育,但孩子們依然我行我素。
第二階段:小學階段,普通階段。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道德發展,進一步意識到被群體接納的重要性。
這個階段也分為兩步。
第一步:從眾定位。孩子為了獲得群體中他人的認可和接納,努力使自己的行為迎合別人的評價,因此孩子會自動迎合主流規則。這些規則是成人一直以來不斷告誡孩子的,比如不可以隨意暴露自己身體隱私、不可以隨意觸摸他人身體隱私、在公共場所不要隨意談論性的話題等等。所以,孩子進入小學后在公開場所的性活動明顯減少或者消失,因為那樣做會遭到群體的攻擊。孩子對于“性”困惑也不再向父母提出來,而是自己開始尋找答案,因為他們覺得這些問題會引起父母尷尬,或者招致父母的懲罰。
第二步:法律和規則定位。孩子們已經知道了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很多規定和約束。特別是進入了青春早期的孩子更加感受到了來自父母的約束和告誡:要尊重異性同學,不可以和異性同學單獨在一起外出,每天晚上9點以前必須回家,不可以與異性關系過于親密……孩子們非常明白遵守規則會獲得表揚,反之會受到批評或者懲罰。如果能夠通過學校開設的性教育課程來幫助孩子完成這個階段的道德進階,那么,對于孩子性道德的發展有著極大的正面作用。
第三階段:規則階段。思考公眾認可的一些道德價值,并提出自己的質疑,有了自己的思想。這個階段也分為兩步。
第一步:社會反叛定位。這個階段是青春期孩子進入發展自我的時期,他們努力尋求個人的權利。在我們的社會里,大眾的道德觀是“中學生應該以學習為主,不應該在中學時期戀愛”,而孩子卻認為戀愛并不影響自己的學習,當自己喜歡上一個人的時候自然就會戀愛。孩子可能會要求父母改變家庭中對他的一些要求和約束,甚至也想改變大眾對中學生戀愛的不接納,但同時他們也為自己的舉動感到不安,因為他們仍然想獲得社會和父母的一致認可,這讓他們陷入矛盾之中。這個時期孩子會出現反叛的行為。
第二步:倫理規則定位。進入這個階段道德發展已經進入成人階段,他們已經學會了選擇倫理學上的規則去面對事物了。他們甚至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推進社會道德價值的進步。但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進入這個道德層面的。一個人的性道德是從出生以后就開始建立和發展的,早期的道德發展依賴于孩子尊敬和信賴的父母,進入幼兒園和學校后,孩子的道德發展受到父母、教師、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同伴群體的影響。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孩子獨立思考能力的發展,逐漸形成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如果孩子獲得的幫助是積極正面的,孩子的性價值觀就會符合社會主流,健康而正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