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近日,一位讀者向本報反映,她家來了兩個在香港出生成長的孩子,奇怪的是他們從小只吃兩道菜,身體卻并不比同齡孩子差。內地親戚主張強制引導孩子平衡膳食,而孩子的父母卻認為“由孩子決定”。
到底該聽誰的?
有人主張在不涉及原則的基礎上,不應過多給予孩子意見;但有的人卻認為,幼兒仍不定性,需要家長引導才能更好發展。到底在什么情況下,才應由家長強制引導的孩子?
情景
兩道菜引發一場討論
南寧市民周女士的妹妹在香港生活多年并生下一對雙胞胎兒子。孩子長牙后,主食一直只有兩道菜——蒸肉餅和火腿腸。如今孩子已經7歲了,表面看來,身體素質與同齡孩子無異。每年過節和暑假,雙胞胎都會回南寧市小住一段。在此期間,周女士總想方設法讓兩個孩子多吃其他食物,但卻遭到孩子拒絕?!懊看慰吹轿翌H為強制地讓孩子吃其他菜時,妹妹總會說‘隨他們吧,沒關系’?!边@真是西方“由孩子天性發展”的教育模式產物?周女士想起了外國任由小孩席地而坐玩耍,中國家長卻反對此做法,認為這會使孩子著涼。家長該如何管教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分析
“異樣”行為或是孩子心理訴求
側重幼兒教育的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蔡靖之表示,8歲之前的幼兒缺乏自主判斷的能力,家長就需要給予他們正確的引導。不過這不意味著家長就應包攬所有的工作,區別的前提是不涉及原則問題和傷害孩子的基礎上。
在香港幼兒只愿吃兩道菜,家長也任其喜好不過多強制這一件事情上,蔡靖之認為,首先得明確這樣的做法是否真會使幼兒健康受損。“絕大部分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币苍S因為兩個孩子身體并未有不適,其父母才會不過多地干預孩子。
“大腦仍未成熟時,由于天性使然,人的潛意識能‘指揮’行動達到人體平衡,只做對自己好的事情。”蔡靖之認為幼兒擇食也遵循這原則,即孩子挑選來吃的食物或許正是身體所缺乏的營養,也是中醫理論里認為的食物和體內“五行平衡”。
南寧市民樂路小學教師韓忠幸也是一位母親。透過兩個香港孩子的事情,她更關注隱藏在事情背后孩子的心理需求。“為什么孩子只愿吃兩道菜?是否因為父母不在身邊時,奶奶經常給他們做的就是這兩道菜?或者是不是在他們吃這兩道菜時,更能感受到家人的關愛?”韓忠幸的觀點得到蔡靖之的贊同。他表示,8歲前的幼兒做出的某些異于其他孩子的行為,有時正是他們用行為表達自己某種潛意識:對某個特殊人物的感情認可、缺乏關愛等。
“孩子異常行為背后的心理訴求,才是家長更應關注的問題?!辈叹钢f。
對策
根據孩子性格特點進行引導
每個人和事物各有其特點,因此不能只用一種方法對待所有孩子,父母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進行引導,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蔡靖之表示,例如,孩子屬于認知模仿型的兒童,只有當他們認同你,并有很好的榜樣對象時,他們才會更聽話。以挑食為例,對于模仿認知型的孩子,父母可以告訴他們吃雜食更好,并帶頭做示范,邊吃邊說:“你看,爸爸就是什么菜都吃才能如此強壯,你想不想長大了也像爸爸一樣強壯,以便更好地去保護媽媽啊?”
對于逆向思維型的幼兒,針對他們容易偏執,喜歡刨根問底,對事物理解角度頗為特別的特點,蔡靖之建議家長引導時需要極大的耐性,對于他們奇怪的問題也應多包容。在排除涉及危險性和原則性的事情上,不用過多地給予他們意見,放手讓孩子去探索自己的世界。
如何確定孩子的性格特點?蔡靖之表示,可以從孩子平時的細節觀察,也可以讓他們做些兒童版的“九型人格測試”或者“右腦皮紋測試”等作為輔助的判斷方法。
下一篇:昂貴早教班把孩子教傻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生活中重視孩子的心理感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