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小學階段的性教育應該以教師為主體。在學校開展系統的性健康教育,傳遞科學的性知識,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幫助孩子樹立健康的性價值觀,應該成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當孩子進入小學后,學校應該循序漸進地開展性別教育、愛和生命的教育、防范性侵害、兩性情感與責任、道德和法制、預防艾滋病的教育,使孩子在整個小學階段接受系統的性健康教育。
目前,由于學校性教育的缺失,父母必須承擔起這一重任,對于沒有在學校接受過系統性教育,也沒有從自己父母那里習得對孩子談性方法的父母們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巨大的難題,父母需要重新學習對孩子性教育的方法,這也是本書編寫的初衷。
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可以根據自己的教育智慧、家庭文化、親子溝通方式,采取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進行,父母需要把握的原則有:
1.性教育的內容和方式要適合國家民族習俗和文化
首先,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時,要結合我們國家的文化習俗,不要照搬照抄他國的性教育內容和方式,不要對這個年齡的孩子直接用一些成人語言,比如“性交”“做愛”,因為孩子不明白這些詞匯的含義,孩子就會繼續追問什么是“性交”,這樣的提問會讓父母陷入窘境。
其次,不要輕易地使用帶有男女兩性做愛畫面的性教育繪本書,這樣的畫面會提前喚醒孩子對兩性性生活的探究,也會給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增加難度。此外,不要要求孩子在學習了性知識后就用書面語言與同伴或者父母進行性話題的交流,讓孩子自然地用同伴的語言進行交流。比如孩子學習了“陰莖”,但與小朋友交流的時候用“小雞雞”,這樣可以減少與民俗文化的沖突。
2。父母對性的態度比言語更能影響孩子
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性話題時,孩子從父母的眼神、肢體語言、表情、身體的姿勢等接收到的信息遠遠勝過父母對孩子所講的話,這些信息更多地反映出父母對于性的態度和父母的性價值觀。所以,父母自身的性價值觀比言語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父母通過對孩子進行性教育,要給孩子傳遞社會主流性價值觀,比如尊重異性、保護隱私、熱愛父母、珍惜生命。
父母不要強化孩子對性少數的認知,比如同性戀、變性、露陰癖、易裝癖等。
3。性科學知識是性教育的基礎,要提升到人文教育的高度
性教育如果沒有性科學知識作為基礎,就不是科學的性教育。
科學的性知識不是性教育的全部,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人文提升才是性教育的升華。比如:在給孩子解釋“生殖器官”的同時,告訴孩子“這是人類創造生命的器官,是非常神圣和圣潔的器官”,讓孩子對創造生命的器官尊重、崇敬,是這個知識點的升華。
4。講解性知識時,以解決孩子當下的疑惑為原則
父母講解性知識要用孩子能夠理解明白的語言,不要模棱兩可或者含糊其辭。
不要隨意用自己的語言代替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知識要科學、準確。
當父母沒有做好準備與孩子進行性話題的交流時,不要輕易行動。
給孩子講解性知識時,以解決孩子當下的疑惑為原則,不要超越孩子理解的能力,不要在講解中引出孩子對性知識更多的困惑。
如果父母不能夠坦然應對孩子的性教育,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5。給予孩子的性知識要符合孩子的認知發展
對于6~9歲的孩子,性教育的內容應該包括男孩女孩不一樣、我從哪里來、防范性傷害。
父母要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進行性教育內容的選擇,如果孩子已經8歲,但心理年齡和認知的發展停留在6歲的狀態,那么,性教育的步子放緩一點,按照6歲孩子的狀態進行。同理,如果孩子接觸到的性信息已經使孩子提前關注,那么,性教育的內容就要提前一點。父母可以借助我編寫的兒童性教育繪本《成長與性》來完成對6~13歲孩子的性教育基本內容。
下一篇:九方面培養寶寶好性格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人“恐嚇”孩子有害無利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