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最近發燒的小孩很多很多
夜半發燒39℃以上
要不要叫醒孩子吃退燒藥?退熱貼到底有沒有用?
昨天,讀者何女士致電85100000:最近感冒發燒的小孩怎么這么多?我女兒的幼兒園,有個班級,25個孩子,有13個小孩因為感冒發燒請假了。昨天傍晚,我女兒也發燒了,39℃多,吃了退燒藥,體溫下去了。又到醫院驗了血,配了點藥。但到了凌晨兩點鐘,體溫又上來了,又是39℃多。
看她睡得很沉,我很糾結要不要
挖醒她吃退燒藥。挖醒她吧,她肯定要發脾氣,會好一會睡不著,影響她睡眠。發燒人很累的,需要好好休息,休息不好,對恢復也不好。不挖醒她吧,都燒到39℃多了,慌兮兮的,萬一燒壞腦子怎么辦?
另外,在醫院里我看到有的發燒小孩額頭上貼塊藍色的退熱貼,這到底有沒有用的?如果有用,醫生為什么不推薦,醫院里也沒得配的。有沒有副作用?像我女兒是過敏性體質,會不會皮膚過敏?
天氣預報,明天早晨前后,有一股勢力比較強的冷空氣影響杭州,氣溫要下降五六攝氏度,根據以往經驗,天氣一變化,感冒發燒的孩子還會增多。
趁著冷空氣還未到,先聽聽專家對小孩發燒的建議。
接下來幾天要小心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呼吸科主任陳志敏醫師,很愿意和家長談談“發燒”這個話題。
小孩子得了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感冒,超過一半的孩子會發燒。而孩子身體其他系統有了感染之后,同樣會引起發燒,包括肺炎、支氣管炎,甚至腦膜炎。
所以說兒科醫院的發燒小病人非常多。就拿這兩天來說,浙醫兒院平均每天的門診量在5000人左右,呼吸道感染的病人有一半,大概是2500人,發燒病人大部分包含在內,再加上其他的病因,每天因為發燒來醫院的孩子超過1000人。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的情況也一樣,兒科主任黃先玫醫師說,感冒的小病人一半以上會發燒,而孩子一發燒,家長就特別緊張。
“經過這幾天的溫暖,如果氣溫一下子跌下去,身體差一點的孩子就要小心了。”黃醫師說。
怎么算發燒?
先說說發燒的概念,陳志敏主任說,一般測量孩子的體溫,最標準的是肛溫,稱為“核心溫度”。
健康的孩子肛溫在36.5℃-37.5℃之間;腋下溫度要比肛溫要低0.5℃,維持在36℃-37℃之間;口腔溫度又比肛溫低0.3℃,正常范圍為36.2℃-37.2℃;耳溫和肛溫相等。
以肛溫為標準,如果超過37.8℃,可以認為是發燒。(如下表所示)
陳志敏主任說,一般來說肛溫在38.5℃的孩子可以用物理降溫的方法,肛溫上了39℃則要吃退燒藥,或者帶孩子上醫院治療。
“但是事事沒有絕對,以上的說法只適用于孩子精神比較好的狀態下,家長大著膽子在家中處理。如果孩子精神狀態很不好,老是想睡覺、四肢無力還胸悶氣喘,即使體溫剛剛過了38℃,還是要馬上到醫院來。”
還有,當孩子肛溫在39℃以上,為了少吃藥,同時也要做些物理降溫來配合。
晚上要不要把孩子從被窩里叫起來量體溫?
半夜要不要挖醒孩子喂退燒藥,可能是每個家長都碰到過的糾結問題。
陳志敏主任的建議是,根據體溫說話,如果用耳溫計測體溫,超過39℃,那是一定要吃退燒藥的。
這個時候,剛好可以借此看看孩子的精神狀態好不好,如果寶寶被弄醒后很不高興,哭得很大聲,說明寶寶沒什么大問題,吃了藥,睡醒會好起來;而如果寶寶被弄醒,一副昏昏沉沉的樣子,脾氣很好,不哭不鬧,反而要小心,寶寶的發燒可能不是感冒引起的這么簡單。如果寶寶有抽筋、四肢冰涼等情況,馬上去醫院。
退熱貼的降溫效果比酒精擦浴持久
陳主任說,現在藥店里賣的那種退熱貼,如果寶寶只是有點發燒,但是溫度不高,可以使用,比較方便,而且是體外用品,產生副作用的機會很低。如果貼在寶寶的額頭,有點皮膚過敏,那就不要用了。
浙江省中醫院2009年對“退熱貼”做了實驗,把80例發熱病人分成兩組,一組用退熱貼貼在額頭和大動脈處,另一組用20%-30%的酒精擦浴,比較兩組患者1、3、6小時后的體溫變化,得出結論,退熱貼比酒精擦浴的降溫效果更持久。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也曾就退熱貼對夜間高熱患兒的臨床作用作過統計。方法:對505例夜間高熱患兒使用退熱貼進行物理降溫,同時與491例使用其他措施降溫的夜間高熱患兒進行對照。結果發現,兩組患兒在使用降溫措施后,夜間體溫最高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實驗組患兒不適癥狀有所減輕,睡眠情況及患兒家長的焦慮情況均好于對照組。
研究認為,退熱貼由高分子水凝膠配合薄荷等天然成分制成,薄荷味辛、性涼,含揮發油,對皮膚有刺激作用,能刺激神經末梢冷覺感受器,產生冷感。其中又有重要成分,通過皮下滲透,減少腦部血液量,減少腦水腫,有寧神醒腦的作用,可以減輕發熱引起的頭暈頭痛,降溫的作用在6小時以上。
不過專家也指出,退熱貼貼在額頭對降低體溫效果有限,因為額頭毛細血管比較少。降溫效果比較好的是貼在腋下或腹股溝處,但貼在這里小孩會感覺不舒服。
6個月以下嬰幼兒,不主張用退燒藥
孩子臟器功能比較弱,不要急忙用藥物退燒,特別是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陳志敏主任不主張用退燒藥,因為嬰兒受環境影響較大,少穿點衣服、多喝水體溫或許會降下來;而大一點的孩子體溫如果在39℃以下,最好也不要用藥物退燒,而是用多喝水的方法降溫。
以下的方法,可以給爸媽一些參考,適用于體溫沒有超過39℃,或者已經吃了退燒藥,用來輔助降溫——
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打開空調,維持房間溫度于25-27℃之間,可使孩子體溫慢慢下降,空氣流通了孩子會覺得舒服點。如果四肢冰涼又猛打寒戰,表示需要溫熱,要外加毛毯覆蓋;
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和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熱散出,另外,水汽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另外,也可以用酒精擦拭寶寶身體,降溫效果比溫水更好;
用冰枕或退熱貼,冰枕有助于散熱,但對較小的孩子并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體溫過低,較小的幼兒也可以使用退熱貼,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分氣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度冷卻的情況;
多喝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和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吃退燒藥不要超過3天
退燒藥是一種藥,家長擔心,是藥三分毒,連吃幾天,會不會對孩子不好?
去年11月于北京召開的“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有專家引用中國藥物不良反應中心的數據,說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經出現數千例不良反應,甚至有數起死亡案例。
“尼美舒利”是一種兒童退熱藥,屬于處方藥,醫生開了才能到藥店里買到。
國家藥監局新聞辦曾發表過相關說明,綜合國內外有關尼美舒利安全性數據的監測和關注,2008年曾對尼美舒利說明書做了修改:該藥禁用于1歲以下的嬰幼兒。用于兒童退熱,療程不得超過3天。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說,發燒兒童死亡和“尼美舒利”本身沒有因果關系,而是患者用藥過量或長期用藥。比如有些孩子用了感冒藥再用這種藥,有些感冒藥中可能已含有退燒的成分,重復使用,藥量過度導致死亡。
陳志敏主任說,現在醫院的門診中基本上不給孩子配“尼美舒利”退燒藥了。建議家長可以去藥店買些泰諾林、美林和百服寧等針對小兒的非處方退燒藥,這些藥的藥效比較溫和。記住,不要重復給孩子喂藥,不要看孩子不退燒,加重重復吃。如果吃了退燒藥,過兩三天孩子的體溫還沒有下去,要到醫院來看看。
發燒的孩子最好吃半流質的食物
發燒首先消耗的是水分。發燒的孩子吃退熱藥還是自然退熱,都是以出汗的形式來散熱的,會丟失大量水分和鹽分。
所以,孩子發燒時要補足水分和維生素,其次才是熱量和蛋白質,飲食要以流質、半流質為主。
周歲以內的孩子以牛奶為主要食物,適當加水稀釋,也可加米湯,米湯可使牛奶的蛋白分子鏈變短,易于吸收;熬制米湯時要用好的大米,加適量糖或鹽,可加綠豆,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鮮果汁主要成分是維生素、礦物質及碳水化合物,只含少量植物蛋白質,易于吸收,夏天用西瓜汁,秋冬天用梨汁。
半流質的食物有藕粉、代乳粉和比較軟的面等。發熱急性期或高熱期主要吃流質的食物,恢復期、退熱期吃半流質食物。燒剛剛退下去,不要吃很油膩的東西,否則可能會腹瀉。
作者:記者 王真 通訊員 王雪飛 陳員 攝影 胡聰 制圖 高薇
下一篇:6個月內寶寶發熱不宜冰敷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嬰幼兒腹瀉有應對的疫苗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