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育兒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育兒知識學習網站!
老百姓常說的小兒疝氣在臨床醫學上稱為腹外疝,它是腹內臟器(主要是腸管)通過腹壁潛在的管道或缺損向腹壁外突出的臨床表現。小兒疝又分為先天性疝和后天性疝。先天性疝包括臍疝(臍部擴大局部向外突出,隨呼吸上下起伏)、腹股溝疝、白線疝。后天性疝包括腹股溝疝和腹壁切口疝。臨床上我們常常接診到這樣的患兒:因疝在當地手術治療后復發或疝手術治療后發生醫源性隱睪。小兒疝與成人疝是有區別的,小兒疝治療與成人疝的治療是完全不同的。
不管是先天性的還是后天的,與成人腹股溝疝比較,小兒疝有以下不同:
(1)先天性疝是因為鞘狀突在發育過程中發生停頓未閉而致,又稱鞘狀突未閉畸形。后天性疝則因為小兒腹壁發育尚未完善,小兒哭鬧時腹內壓驟增所致。
(2)小兒腹股溝疝雖易嵌頓,但因患兒腹壁薄弱若發現及時(一般12小時內)容易手法復位成功。因為小兒腸管柔韌性好,即使疝內容物發生嵌頓也很少發生腸絞窄和腸壞死。
(3)因為小兒腹股溝管尚在發育之中,因此,它的各構成壁結構薄弱,管腔直(由后垂直向前)短約2-3厘米。
因此,在治療小兒疝氣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小兒疝手術的最佳時機是半歲至1歲。
(2)小于3歲的小兒做疝手術時,只要行疝囊高位結扎術,不宜打開腹股溝管。
(3)小兒疝手術的切口考慮到小兒的心理承受能力及美觀的需要,常采用最低下腹部皮紋方向的微小切口。
(4)由于小兒外科是一個新興發展的學科,基層醫療單位技術薄弱、設備簡陋,很易誤診,造成不可彌補的后果,因此,筆者建議家長們應帶患兒就診于大醫院的小兒外科專科,以避免醫源性損傷。(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小兒科范丹鳳副教授)
下一篇:消除先天畸形貴在早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冬春季謹防小兒口角炎(圖)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